中评社北京1月8日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是“十四五”时期实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目标的必然要求。做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有利于解决一系列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问题,推动我国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对此,可以结合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深入理解和把握。
(一)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对其重要意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其一,这是实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目标的必然要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首要一条,就是“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要求“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着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抓紧解决一系列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
其二,这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民生保障尚存在短板。这就要求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其三,这是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必须提高发展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其四,这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开启新征程,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进而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我国经济发展也要顺应并遵循“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的规律,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的大台阶。
(二)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准确认识什么是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这一重要论断概括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指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的与路径。
由此可见,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这种需求又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的变化,供给变革又不断催生新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