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通信车舱内,看着地面多个雷达不停旋转,层层织密大网,赵晓光自信地坐等“敌”机露头。没想到,实验室里的创新到了准战场却“水土不服”。伴随一阵狂风席卷,沙尘漫天起舞,雷达受地形地貌和电磁环境影响,突然出现间歇性“断网”,瞬间成为“睁眼瞎”。正在此时,多架“敌”机抓住这一“漏洞”长驱直入,急得赵晓光原地直跺脚。
“一切不贴近实战的创新都是南辕北辙!”演练结束,该旅指挥员在失败中探寻收获。他们对照这次“滑铁卢”深入反思剖析,得到一致答案:“战法创新要有的放矢。对对手作战思想、作战原则、作战特点、作战样式等,都要了然于胸。”
几天后,一份带着硝烟味的战训法创新活动整改方案“出炉”,并在基层全面推开。军事理论夜校灯火通明,军事专家的授课令大家思维升级。院校专家和兄弟部队前来“把脉”诊断,在各种战法研讨分析中,反思战法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一招一式强化官兵的实战思维。
二
劲风疾吹,天凉如水。一场炮兵实弹射击考核在北疆某腹地进行。
只听指挥员一声令下,昔日“神炮手”、中士特日棍率先登上新型火箭炮车,解算“敌”坐标、手动调炮、瞄准击发……一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敌”目标被精准摧毁。
“4发全中!”特日棍和战友携手打出“满堂彩”。正当大家击掌相庆时,考评组却判定:“成绩未达到优良,限期组织重考!”
“新装备刚列装半年就打出100%的命中率,为啥还达不到优良?”原来,炮手采用的是“人工调炮射击”。这虽是新老装备通用的方法,但不能熟练运用新装备的指挥信息系统进行射击,火力反应时间、效能都大打折扣,失去了装备更新换代的意义。
此话一出,令昔日的“金牌炮手”特日棍心服口服。旅队转型后新装备列装,大家都知道必须搭上未来信息化战场的战车,但如何转、转到什么程度,很多人心中还没找到“北”。特日棍发现在“装定诸元”“判定距离”等操作上,新老装备有共通之处,便心生一计:“用过去的经验和办法来练新装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