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国空军某基地:体系磨砺铸空中精锐
http://www.CRNTT.com   2020-11-30 10:03:56


 
  “想不到,是因为体系训练打开了战斗力建设的大格局。”基地参谋长刘巍有自己的感悟。

  一次警报响起,显示屏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敌情”态势:不明对手的多架侦察机、歼击机在预警机支援下,兵分多路扑来。官兵们一下子绷紧了弦:哪来的强敌?

  原来,转场经此、驻训在此的外区兄弟部队,被基地“借来”练兵,把“过路的客人”和“暂住的邻居”变成了兼职蓝军。在该基地参谋部的一份《体系练兵安排表》上,今年类似的安排还有好几项。

  数年前,体系、联合还是静静躺在方案、教案里的名词。如今,体系训练犹如翻卷的“后浪”,冲刷着备战打仗的模式,改变着训练模式,也改变着训练场上的每一个人。

  作战控制参谋王生鼎谈到,过去“中军帐”里大多是作训参谋,如今伴随新体制新使命而生的新战位、新职务比比皆是。任务规划参谋、气象保障参谋……头衔名称之变折射的不仅是能力之变、标准之变,更是一种专业化、体系化趋势。

  王生鼎还发现,“中军帐”里的“方言”也在悄然变化,作战的术语多了、精确的用词多了,俗称俚语和概略描述大大减少,下达战斗口令、传递作战信息力求专业精准。新的“言传”催化新的“意会”,指挥协同更加高效。

  体系化、实战化改变着战位能力观,也改变着战位价值观。

  基地政委张云德的话掷地有声:“新体制高效运转,需要每个战位铸牢打仗之魂、强化打仗之责、提高打仗之能。基地党委要做的,就是激发每个战位练打仗、谋打赢的昂扬状态。”

  一年来,基地有109名干部因备战打仗实绩突出被提升使用。立功受奖指标向战训一线人员倾斜,比率达到90%。曾在战位上向习主席报告空防战备情况的基地某处处长蒋方申,去年率队参加空军比武夺得团队第一,被优先提升。

  让一切战斗力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源泉充分涌流。今天,中国军队用练兵备战的“加速度”,回报新时代的馈赠。

  天高云淡,又是一个飞行日。基地所属航空兵某旅10余名改装新员,迎来他们成为三代机战斗员的“毕业大考”。考题,正是体系作战中的难题:近地支援精确打击。

  令人意外的是,此次课目并非模拟,而是嵌入空降兵某部实兵演练中,由特战队员实地引导打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