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斐济: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http://www.CRNTT.com   2020-04-25 10:33:25


 

  中斐关系源远流长

  中国在斐济的外交格局中占有日趋重要的地位。在中国近代时期,欧洲商人来到斐济寻找销往中国的檀香木、海参,在中斐之间建立了最早的连接。后来一些出海务工的中国人开始到欧洲人运营的商船上当船员,部分“契约”华工抵达斐济,两国人民之间开始有了真正的交往。1855年,梅屏耀成为在斐济定居的首位华人,开启了华人华侨在斐济艰苦创业的历史。在这以后的160多年里,华人筚路蓝缕,为斐济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至今斐济人还把香蕉称为“CHINA”。

  斐济于1975年11月5日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最早与中国建交的太平洋岛国,此后两国贸易和文化关系逐渐展开。然而,由于斐济地处偏远,中国外交影响力有限,加之斐济对华认知的偏差,两国政治关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发展缓慢。198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访问斐济,成为到访这个国家的首位中国领导人。两国认识到,中斐同属第三世界,双方既没有重大利害冲突,彼此之间也不存在历史遗留问题,都有发展互利友好关系的愿望,应该本着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合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斐首脑外交开启,高层互访频繁,各层级交往顺利展开,两国经济合作不断拓宽。

  2014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斐济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中国国家元首的首次到访。双方共同商定建立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中斐关系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2018年,中斐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同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莫尔斯比港与斐济等建交岛国领导人集体会晤,中斐关系随之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走上发展快车道。
斐济作为太平洋岛国中国际地位提升较快、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在南太平洋地区的重要伙伴,相信新时期两国在政治、经贸、人文等领域务实合作能够全面推进、不断深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