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安徽着力提升小麦机收作业质量
http://www.CRNTT.com   2022-06-12 09:26:32


  中评社北京6月12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麦浪翻滚,机械轰鸣。

  6月7日,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赵集乡界牌村,连片麦田,两台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麦穗一茬茬割下,麦粒一颗颗饱满。一个上午的紧张作业,能收割三四百亩地。

  “我这1156亩小麦,3台机子加把劲,1天就能收割乾净。今年平均亩产能有1200斤以上!”阵阵麦香袭来,种粮大户王韶山喜上眉梢。

  作为太和县顺祥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老王种地,从播种到植保,再到收割,早就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管理。合作社里的100多台农机,今年不仅为周边1.5万亩麦田提供了社会化服务,12台大型收割机还前往外地开展跨区作业。从浙江余姚到河北衡水,自南向北,抢抓农时。

  这要放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以前种地,设备少、动力小,别说收割,施肥打药都费劲。有一年,三轮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装满了药,却因下雨不能下地。老王急得跑到县里买了背负式喷雾器,人工喷洒,这才没有耽误时机。

  机械换代升级速度快。指着田里的收割机,老王感慨,以前用的小型收割机,忙活一天才收五六十亩地,一边收还一边掉麦粒,“如今小麦机收损失率降低到了2%以内,按亩均单产1200斤计算,一亩地能多挣约60块钱。”

  颗粒归仓,还有诀窍。夏收时节,一场场以“精细高效、提质减损”为主题的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在江淮大地轮番上演。农机手们收割、脱粒,一气呵成;麦田专家捡拾麦粒、测算减损率,一丝不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