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大华网路报:重新思考两岸的政治体制之争
http://www.CRNTT.com   2020-04-09 09:11:18


美国政治学著名学者师福山(Francis Fukuyama)。(资料照片)
  中评社香港4月9日电/大华网路报今天时评说,日裔的美国政治学著名学者师福山(Francis Fukuyama)不久前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发表了题为“是什么决定一个国家抵御新冠病毒的能力”文章,对照中国大陆爆发疫情以来的作为,和美国如今为何已成最严重的疫区,特别强调国家能否有效应对危机的那条主要分割线,已不再是“民主”或“专制”这种体制之分了。这些说法,对于如何看待两岸间的体制之争,具有一定程度的启发性。 

  尽管福山这套阐释“国家建构”(state-building)更具重要性的理论,仍认为在西方自由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的体制下,才最可能使国家具有处理公共事务的最佳能力,但福山对早先断言自由民主和资本主义是各国发展的终极模式,终究已有了若干程度的调整。然而,福山认为现代国家最重要者是国家能力,这也正是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革命建国理论的核心要旨。 

  中山先生矢志革命推翻满清政府时,虽已开始思考与着手规划新国家的建立。但在历经民国初年实施国会政治的失败及其后的军阀乱政,更让他加紧完成三民主义的著述,以及亲自订出军政、训政、宪政的建国三程序。这些建国规划的蓝图,正可用“中华民国宪法”前言中“为巩固国权、保障民权,奠定社会安宁,增进人民福利”来表达其所欲追求的目标。 

  追求中国的富强与独立自主,是清末以来有志之士共同的目标,无论出自于哪个主义学说或立场,也莫不是以此为首一要务。中山先生虽已推翻满清而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他在临终前不忘提醒同志,革命建国的目标仍有待继续努力。换言之,军阀割据使现代国家应有的国家能力受限,当时的中国仍然羸弱不堪。 

  因此,中山先生独创“权能区分”理论,用以建构“万能政府”,而他也主张人民的自由与当时称为“民权”的“民主”,但其理论核心却在于国民拥有参与政治的自由权利,藉结合大众的心智来建构具有效能的政府。唯有如此,才能使中国在国际上独立自主,亦即“巩固国权”的目的是放在“保障民权”之前。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