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多部电视剧编剧马镇认为,“老油人”这个称谓在海峡两岸石油界专指抗战时期参加石油工业的油人。三十年来,其先后采访了63位老油人,目前在世的仅余101岁的中科院院士李德生先生。尽管许多人已逝去,但他们的文字与影像已流传于世。相信海峡两岸老油人的艰难与光荣也必将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福建省委党校闽台研究院副院长闫兴认为,两岸家书记录着两岸共同的历史、共同的记忆、共同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是“两岸一家亲”的有力证明,是对“台独”史观的有力驳斥。随着电子通信逐渐取代传统书信,两岸家书无论实物还是“手抄本”开始步入消亡期,亟待抢救保护,这对推动“以情促融”、心灵契合,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大学台湾研究所副所长何慧俐认为,妈祖信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结两岸同胞的重要精神纽带。建议以妈祖文化搭建两岸青年交流平台,推动青年志愿者服务精神,鼓励青年投入乡村振兴事业,将妈祖精神落实于人民群众当中。积极推进大陆各区域妈祖文化园的构建,使之成为两岸交流具有代表性的场域,彰显两岸妈祖慈航普渡精神的共性,促进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清华大学台籍博士生陈怡蓁认为,文旅融合为加大传播陈靖姑文化开通了一条有效渠道,两岸民众可以通过平易近人的文旅活动,认识到该文化基本的民俗事象表达。同时,两岸民众在从事陈靖姑文旅活动或参访陈靖姑文化景区时,通过文化交流或自身感悟的方式来瞭解陈靖姑文化,并且将该文化的内容与自身心灵世界进行比照和互动后,对于陈靖姑文化的意义内涵给予赞同而生成文化共鸣。文旅融合除了帮助陈靖姑文化在广度和深度方面皆得到更上一层的传播以外,更为两岸同胞构建起无坚不摧的精神纽带与情感联系。
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重新犯罪调查研究中心主任赵森认为,通过融合发展使两岸同胞共享经济发展红利固然重要,但以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文化等更高维度的视角观之,其更重要的作用在于,通过消解两岸长期隔绝形成的制度隔阂,建构并丰富两岸同胞共同的生活经验和行为模式,进一步带动消解两岸同胞的情感隔阂,强化共同记忆和国家认同,有效联结共同利益,从经贸合作、经济融合迈向全方位的融合扩展,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深刻体认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显着优势,让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植内心,更好地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中国社科院台湾所刘佳雁、王子旗认为,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内外环境剧烈变化,中美博弈日益加剧,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经济全球化加速演变,祖国大陆掌握两岸关系主导权主动权。两岸经贸合作基本面稳健,双向投资意愿趋于谨慎,贸易往来整体向好,但三角贸易模式未明显改变,两岸供应链韧性稳固,仍处于优化调整期。两岸经贸合作呈现新特征,大陆提升对两岸供应链演变话语权,两岸第三地利益连结加强。两岸经贸合作进入大陆主导的提质增效阶段,数字经济促两岸供应链日趋现代化,两岸经贸转型升级进入“深水区”。
右府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庄嘉宏认为,历史是对于文化的纪录与诠释,影视或游戏的操作过程则是对于历史概念的再诠释,透过影视或游戏的设定,将专业的历史概念转化为生活中可以传承、在情感上愿意传承的共同记忆,这就是文化转译。两岸文化融合,可以绕过当权者的刻意灌输,采用文化转译的办法进行。广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监曾祝三等认为,两岸在农业及农水文化的融合发展上,未来可先从“寻找相同”着手,例如在相同气候带且地貌相近的沿线乡镇,缔结姊妹农业乡(镇)、建置姊妹农业乡(镇)文化馆,或举办农产或农水文化的联展,彼此参照,加深瞭解;进而再思索如何“同中求异”及“寻找不同”,梳理不同之处的历史成因及所带来的文化影响,在互通有无时方可加深教育意义,将“橘越淮为枳”等历史典故赋予新时代的新意义,在两岸日常的农产买卖中,具体实践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北京大学教授赵克常认为,地震是海峡两岸民众必须面对的一种主要的自然灾害。两岸地震史料丰富,在抗震方面各有千秋。尽管地震预报是世界级的难题,但只要海峡两岸的地震学家精诚合作并与全球同行一道,对地震进行深入研究,解决这一难题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
中华文教经济合作促进会会长曹长龄认为,和平统一进程变得扑朔迷离、一波三折,不是血脉的问题,而是文脉的问题,是文化的传承、继承与创新问题,也可以说是文化造成的认知问题。两岸如果在生命、人文、科学、智慧这八个字、四个词上进行中华文化的大探讨与交流,一定会在这百年大变局中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达成许许多多有利中华民族在整个世界崛起的共识,从而共同推动两岸的和平统一。华侨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奕伶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两岸中国人的民族认同有着重要影响力,文化一致性是两岸同胞之间的粘合剂,文化软实力为两岸民族认同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与文化传承,有助于加强两岸共同的民族认同感。政治因素的阻碍,语言文字障碍与观念差异,是妨碍两岸民族认同强化的主要挑战。中华民族未来的前景充满希望,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应努力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进一步强化彼此之间的民族认同。
青岛大学副教授陈倩仪认为,金融科技和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间存在着许多交汇点,金融科技不仅是文化传承的挑战,也是一个重要的机遇。金融科技可以促进文化传承,同时中华文化的价值观也塑造了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的特性。建议进一步加强两岸的金融科技合作,包括签署更多的合作协议,以推动双方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互联互通。鼓励金融科技公司跨越台湾海峡,开展业务,探索更多市场机会,以促进双方的数字金融生态系统。支持数字货币研究和开发,以探索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提高跨境交易的效率。促进金融科技的可持续发展,以支持金融普惠和文化传承。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于强认为,哔哩哔哩、抖音、小红书三大平台对于台湾网民影响的热度有所不同,侧重点也有差异,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如台湾《旺报》评论所说,三大平台为两岸架起了一座又一座的桥,通过这些平台,两岸的人们,特别是Z世代有了更充分更日常的沟通和交流,台湾的网民也通过这些平台,瞭解到了一个更加真实、客观的祖国大陆。世新大学新闻传播博士生、淡江大学产业经济博士生黄国晖认为,自媒体传播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内容和受众的多样性,由社交媒体主导的自媒体平台有创作内容灵活、虚实增强整合、数据驱动智能、全球化增强、变现方式多样的发展趋势,是两岸中华文化中的文字书写、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传统文学、艺术、美食、医学、习俗等共同特色传统的有力宣传工具。建议采取注重教育启发和价值观传播,创造支持性的社交环境,引导自主性和自我决定动机,设定目标和建立竞赛,提供奖励和认可,制定平台自律规则等措施,发挥好自媒体在促进两岸中华文化融合中的作用。两岸同舟(传媒智库)执行长、华侨大学台籍博士后张立齐认为,台湾爱国统一力量在两岸融合与民族复兴中发挥重要作用。建议帮助台湾爱国团体培养政治、技术人才骨干;建构岛内红色经济链,实行有差别定向惠台经济政策;在宣传、媒体、文宣、系统平台技术方面给与更多组织或人士支持和培养;建构良好的交流培养机制,促使岛内各个爱国统一力量能健康发展横向联动;在传统与新媒体结合过程中,鼓励更多民间力量和新兴力量参与反“独”促统议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傅盈彧认为,泉台妈祖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展现了共同的航海信仰和保家卫国的情怀,成为闽南台胞乡愁乡情的一缕,同时也是两岸文缘的突出象征。
廊坊师范学院讲师曾磊认为,柯文哲在政治上迅速崛起,虽由台湾岛内反政党倾向的“公民运动”所催生,但是这种“公民运动”其更多针对的是国民党,因此当柯文哲在政治上试图独立于民进党,就遭到了民进党的打击,但是柯文哲并未就此屈服,而是形成了第三方势力,从而深刻地改变了台湾的政治局面。但是柯文哲具有“卡里斯马”型政治人物的特点,其所创设的政党台湾民众党,存在相当程度的意识形态不明、左右色彩模糊、缺乏吸引民众的具体论述等多种局限,因此柯文哲现象在台湾政坛上究竟能持续多久,尚有待观察。北京大学博士生齐艳认为,美国奉行“战略模糊”政策,其目的或预期效果是实现对海峡两岸形成“双重威慑”,其实质在于既维持“不统不独、不战不和”的所谓“台海分治”现状,同时又避免美国卷入台湾海峡可能爆发的冲突,该政策主要致力于服务美国在台湾海峡以及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利益。近年来,“战略模糊”受到弃台、保台和维持现状等“战略清晰”的冲击与挑战。因应美国对台“战略模糊”政策调整这一态势,中国需要坚持战略定力和战略自信,同时保持一定的战略灵活。
三、两岸艺术交流根深叶茂
中国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李少青认为,李铎先生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书法艺术,大力提倡继承和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讲发展,在发展的前提下讲继承,形成了以“临、立、变、创”为代表的书法理论体系和艺术风格。坚持临帖和正确的习书方法;注重创变,形成独特书法风格;追求意韵;高度重视“势”,是其艺术思想的几个重要方面。成都宇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宇安认为,用“艺术”来架空和偷换书法的概念;贬低甚至排斥笔法、结构等和汉字紧密相关的内容;贬称临习佳作为“印刷体”;将书法说成是“小众艺术”“阳春白雪”,称只有少数造诣非凡者才能看懂和习成等,无不严重偏离了民族文化的主流轨道。
福建龙岩学院文旅康养研究院副院长朗蔚·玛拉斯拉散认为,“非遗身体性”是基于身体视角进行非遗研究。非遗的传承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身体性的体验和技能的传承。非遗身体性的研究需要更多投入,现阶段必须有更多质与量的研究成果。呼吁从哲学出发,借鉴社会学与人类学的经验,带领非遗研究稳健地走上具有前沿思考眼光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之路。北京师范大学台籍博士生郑庭绎认为,在两岸共有的戏曲剧种中,昆曲于发展上别具苗头。如果说大陆的昆曲是根,致力于经典剧码的传衍、对文学与戏剧经典的重新阐释,台湾的昆曲便是花,不仅翻新经典昆曲剧码的演出形式,更在剧码的创作上充满先锋精神,敢于突破程式化的藩篱。以昆曲为两岸汇合的桥梁,不仅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各自的优势,更可以帮助中国优秀古典艺术的传播。
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讲师张益升认为,蓝荫鼎的艺术生涯代表了中国美术新时代的演进。他曾在中国大陆写生,幷受到国民党迁台画家的影响,这些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他的作品见证了海峡两岸在艺术领域的共鸣与交流,将两岸的情感和理念凝聚在画布之上,成为一幅幅见证时代脉动的画卷,为两岸开启了更广阔的艺术视野和文化共鸣的可能性。书法家陶雪华认为,一个“静”字贯穿于书法发展的历史,渗透于书法作品产生的各环节,介入于书法家成长的全过程。静心苦练是学书自然法门,静观凝虑是书法感悟条件,凝神入静是书法创作心态,宁静致远是书家修炼途径,有志于书法艺术或艺术人生的应当入“静”中来。中南民族大学台籍副教授吴英杰认为,1945年台湾结束长达50年的日本殖民,一群台湾籍的艺术家举办“台湾省全省美术展览会”,本意在鼓舞台籍画家的创作热情,也促进和渡海画家间的交流,却引发了台湾艺术界对“正统国画”的讨论,进而演变成“正统国画之争”。 回顾这段长达三十余年“正统国画之争”的历史,主要是民族认同和权力之争。渡海画家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台湾后发现,对于绘画的话语权不在他们手中,台籍画家还在绘制他们所排斥的绘画技法和风格、掌握着主流,令他们无法接受。
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获得者(两次)黄君认为,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大碰撞、大变局之中,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碰撞,进入最深刻的宗教、思想、哲学层面,因此在政治、军事、科技、经济、文化各领域的相互整合,与矛盾对立相互交织,由此构成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在这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海峡两岸的华夏子孙无疑是同生死共命运的。有一千条理由相信,海峡两岸在华夏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关头,一定会团结一心、同舟共济,以此共襄盛举,造福天下苍生。
[梁浩执笔]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4年1月号,总第313期,P91-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