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理性选择
http://www.CRNTT.com   2020-09-26 09:06:00


 
  从短期看,“内循环”也有不利的一面,突出表现在,阻碍国外先进技术的交流和扩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业务外包,也伴随着技术进入,正是得益于这种技术支持,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实现了快速发展。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即便我们不搞“内循环”,国外先进技术也已经很难“拿来主义”了。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这种不利因素又可以转化为积极的一面,它可能会倒逼中国自主产权的研发,企业将不得不增加研发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以尽快补齐产业链中的缺口环节,提高产业链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当然,短期内的困难和冲击是难以避免的,市场主体不得不由此增加研发和营运成本,尤其小微企业将面临“生死”压力。而民间经济的活力和就业市场对中国的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将成为稳经济的重中之重。

  全球化依然是“不可逆”的趋势

  文章认为,显而易见,“内循环”绝不是关起国门。“封闭式”思维,并不符合经济学规律。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着重讨论了一国经济繁荣发展的逻辑:经济发展表现为人均收入的增长,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促进人均收入增长的唯一来源;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根本途径则在于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加深;导致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加深的基础条件,则是市场规模的扩大。

  世界级市场互通有无所产生的巨大收益,超过所有国家内循环的总和。任何经济体,只有同其他经济体进行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才能实现共赢共进。市场融通的一个功能在于,市场规模的不断拓展往往还伴随着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加深的过程中,而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世界经济的互联互通、人员的交流往来,是大势所趋,虽时有逆流,但大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阻挡。

  中国历来是全球化的倡导者、推动者,一直都在为促进国际循环的畅通和扩大而努力着,越是在“逆全球化”沉渣泛起之时,越是坚持改革开放。从“一带一路”、稳外贸稳外资、扩大自贸区试点,到自贸港建设、举办进口博览会,中国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大力拓展新兴市场贸易,是顺应时代发展主流的国家战略,不会因为某些别有用心的外部势力施压而动摇、改变。

  中国乃至几乎所有国家的成功实践都证明了一条:只有扩大对外开放,经济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同时,务必还要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理性选择。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