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挖掘释放贸易对扩大就业的潜力
http://www.CRNTT.com   2019-06-25 08:41:05


 
  稳就业需着力推动货物贸易增长
  
  文章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相对于此前工业革命对就业的影响,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就业的影响范围更广、速度更快,就业市场两极分化的趋势将更明显。当前,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复杂变化,必须将稳就业摆在当前工作的突出位置,在推动贸易发展的同时,着力稳定并且扩大就业。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货物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占比超过85%。从短期和中长期看,稳就业的着力点应首先放在确保货物贸易的稳定增长上。

  一是积极倡导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继续发挥中国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中的引领作用,更好稳定市场信心和国际社会预期。

  二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实行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倾斜的贸易投资金融政策,开拓货物贸易新市场。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6.3%,高于同期中国外贸增速3.7个百分点,占外贸总值的27.4%。贸易投资金融政策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倾斜,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将有利于减少中国对发达国家的过度依赖,防范贸易冲突扩大带来的风险。

  三是实行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降低贸易成本,提升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新的竞争优势没有形成且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应着力实行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降低贸易成本。可考虑在加快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的同时,在上海等自贸区继续创新试点,保持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是引导外资投入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创造新增就业。可考虑实行特殊的区域政策,引导外资投入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推动产业发展,创造新增就业。

  五是以进口扩大倒逼国内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打造中国出口竞争新优势。当前,进口作为价值增值和出口的一环,也有助于扩大就业。为此,中国探索稳就业的思路应从稳定和扩大出口拓展到统筹扩大进出口,发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溢出效应,打造中国出口竞争新优势。

  创造就业需更好挖掘服务贸易潜力

  文章认为,在创造就业方面,长期看需以发展服务贸易为着力点,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建立推动就业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无论是存量还是增量,目前全球就业的一半以上都在服务业。贸易对劳动力就业部门结构的影响也显示,就业正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同时,按照价值增值统计,服务贸易在总贸易中的占比已超过40%,因此从长期来看,未来创造就业的潜力重点体现在服务业。

  第一,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释放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对扩大新增就业的潜力。2016年全球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达65.08%,而2018年中国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仅为52.2%,服务业发展创造新增就业的潜力巨大。中国应以发展服务业为突破口,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开放研发设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进一步开放养老、医疗、教育、文化等生活性服务业,以开放促进服务业与服务贸易跨越式发展,创造新增就业。

  第二,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动劳动力市场改革。目前全球就业市场发生的新变化是:对高技能工人需求提高,就业模式由标准就业向非标准就业转变。贸易对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也显示,贸易增加了对高技能工人的需求。这些都意味着良好的教育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为此,应完善中国扩大就业的长效机制,将教育置于改革的优先地位,扩大教育市场开放,在完善有效监管的前提下,鼓励各种市场主体从事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教育、继续教育,培育大学生、退伍军人创新创业创造能力,促使其进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领域就业;深化劳动力市场改革,可考虑放宽对国际自然人流动的限制,消除劳动力、人才流动的障碍。

  第三,参与服务贸易规则的制定和全球贸易治理,以开放促创新,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WTO最新研究显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可能深刻改变国际贸易方式、贸易对象和贸易内容;数字技术可能会促进贸易特别是服务贸易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目前,世界贸易发展已经开始迈向以数字贸易为主的新阶段,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之一,中国已加入了电子商务规则谈判。我们需更好对接全球服务贸易规则最新变化,加快推动建立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以开放促创新,提高制度创新的质量,大力促进数字贸易发展,为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和女性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