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 |
中评社北京2月14日电(记者 张爽)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在“第六届中华文化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在中国人的哲学中,和平是个人心境的内在修为,也是一种关注黎民苍生的外在超越。这种“根于天性”、出于“修为”、成于“超越”的和平追求,就是习总书记说的中国不追求霸权的“行动基因”,也就是文化基因。
叶小文表示,2014年1月22日,《世界邮报》刊登了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专访。针对中国迅速崛起后,必将与美国这样的旧霸权国家发生冲突的担忧,习近平在专访中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
为什么 “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基因”?叶小文认为,基因,是内在成因,是根脉,是抗体。正如人长得像自己的父母是有遗传基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基因,从而形成不同于他国、他民族的人文性格和文化习惯。
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基因与根本特征。
叶小文说,孙中山先生就说过,“盖吾中华民族和平守法,根于天性,非出于自卫之不得已,决不肯轻启战争”。在中国人的哲学中,和平是个人心境的内在修为,也是一种关注黎民苍生的外在超越。这种“根于天性”、出于“修为”、成于“超越”的和平追求,就是习总书记说的中国的“行动基因”,也就是文化基因。
叶小文表示, “礼之用,和为贵。”中华民族自秦汉时期实现大一统之后,“和”从价值层面跃升为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和平思想已深深地积淀在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