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武忠(中评社资料图) |
中评社台北8月8日(作者 李武忠)近来全球各地频频出现极端天气,不仅造成人命严重伤亡,也影响粮食生产及品质(每年有超过1000万公顷的土地被侵蚀、乾旱、暴雨和炎热导致产量锐减),而全球依赖农业、畜牧业、森林或渔业获取食物和收入的人约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气候变迁对粮食和农业系统构成重大风险,这些风险包括海平面上升和沿海淹没,天气模式的变化和不可预测。,气候危机农业成为风险最大的部门之一,尤其COVID-19疫情更加重问题严重性。
极端气候带来的威胁与冲击愈来愈明显,极端天气“破纪录”事件也不断增加,以目前状况,人类将愈来愈难生产足够全球所需的粮食,预估2021年全球粮食进口成本将上升12%,恐导致更多的社会、政治动荡及气候难民(Climate refugees),全球农业系统对气候变迁的恢复力及其修复能力,将决定全球粮食供应的安危,2020 年世界银行 52% 的农业融资系针对气候适应和减缓。
两岸均无法置身事外
近期中国大陆的河南、河北、浙江等地区亦持续发生洪涝、台风等灾害,导致多处农田积水受灾,农渔畜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菜篮子”保供稳价压力大(河南为中国冬小麦和夏玉米主要产区)。为及早恢复农渔畜生产,大陆官方不仅调用国家救灾储备种子,提供生产救灾资金10亿元人民币,重点支援受灾地区灾后改种补种、病虫害防治与动物疫情防控(严防大灾之后有大疫)以及畜牧业、渔业灾后生产恢复,更要求及时下拨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资金及农渔业灾害保险理赔,确保灾后粮食生产迅速恢复,再度体验建构农村复原力对端好饭碗和脱贫的重要,政府正积极强化农业应对气候多变性的抵御能力(如运用航天技术、生物技术育种、建立种原库、发射农业专门监测卫星、农业新生力军的培养、推动精准农业、推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