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来源:汪毅夫提供) |
中评社北京12月12日电(作者 汪毅夫)感谢吾友卢咸池教授,他发现并发来台湾进士丘逢甲的《齿录》。
1993年,我在《丘逢甲史实三题》(收汪毅夫:《台湾社会与文化》,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一文里说:“丘逢甲生于甲子之年(清同治三年甲子,1864)。从字面上看,生逢甲子之年故名逢甲是顺理成章的。于是,有‘公初讳逢甲,以逢甲子年生也'(丘琮:《仓海先生丘公逢甲年谱》)之说。其实,此说尚可斟酌。逢甲的长兄名先甲,先甲以及逢甲弟辈源甲、树甲、瑞甲、兆甲、崇甲、同甲、世甲等也名用‘甲'字。逢甲之名与其生年有关的不惟‘甲'字,还在‘逢'字,按照太岁纪年之法,甲子为‘阏逢困敦之年',逢甲之名以及逢甲后来改用的字‘仲阏'均同‘阏逢'二字有关”。此番“斟酌”,并不否认丘逢甲生于甲子之年,并用“逢甲之名以及逢甲后来改用的字‘仲阏'均同‘阏逢'二字有关”佐证之。丘逢甲家人、后人也都认同丘逢甲生于甲子之年,这同丘逢甲14岁应童生试得福建巡抚丁日昌知遇之恩而来的楹联故事“甲年逢甲子,丁岁遇丁公”相应。话说1877年清光绪三年丁丑,丘逢甲14岁时应童生试。主持是年台湾童生试之院试的福建巡抚丁日昌选拔并于试后接见丘逢甲。席间,丁日昌出上联“甲年逢甲子”,丘逢甲对以下联“丁岁遇丁公”,丁日昌大喜。
然而,丘逢甲进士的齿录上载明其出生年、月、日为“同治丙寅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比甲子年差了两年。这是因为“应试时少填一岁”是科举旧例,自宋而然。由此旧例延伸而来,应乡试(考举人)时少填一岁,应会试(考进士)时再少填一岁也约定而俗成。丘逢甲齿录上的生年就是循此夸张的旧例而来的。真可谓学问越做越大,年纪越说越小也。
附带言之,记古人生年须留意及于其生月生日,因为旧历换为新历,有的会发生跨年度问题。丘逢甲出生的清同治三年甲子(1864)十一月二十八日换为新历是1864年12月26日,未有跨年度问题,佳之哉(闽南方言,义同“幸好”) !
( 作者汪毅夫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