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4年12月14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共同体
http://www.CRNTT.com   2019-11-03 08:23:55


  中评社北京11月3日电/近年来,中国通过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和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一批药谷、声谷、光谷、数谷相继涌现。

  经济日报发表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文锋文章表示,与传统产业集群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技术密集的特点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创新要素高度聚集、创新行为高度活跃、创新主体高度互动的创新型网络组织。如果仅仅通过依靠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等引入外部资源,推动一些企业、机构在地理层面集中以及发展“房东”式孵化载体等传统路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将难以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速度快、涉及主体多、创新过程复杂的新变化,将难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需要通过获取集群内外部知识进行创新的新要求。

  因此,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亟待推动组织结构由结群向结网提升、创新主体由扎堆向扎根转变,发展载体由经营场地向创新工厂转型,构建集群创新共同体。

  编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合作网”,推动创新主体同频共振

  文章指出,编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合作网”,是要推动集群内企业间的创新资源整合、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创新合作的有效对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创新,提升集群创新能力。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由个体创新向组织创新转变的趋势下,要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结网”,为企业创新合作牵线搭桥。

  一是找准集群创新型合作组织建设这个“抓手”。要依托集群内的龙头企业、科研院所、中介组织等,通过组建集群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市场化运作的第三方机构等方式整合全产业链创新资源,促进企业、研发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等协同创新。

  二是强化集群内企业间非正式交流这个“推手”。要通过定期开展峰会、论坛、展览、沙龙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和建立线上线下集群社区,推动集群内创新主体间的交流互动,增强创新合作的信任与意愿。

  三是用好创新合作信息平台这个“帮手”。要整合完善集群信息互联平台,通过提供技术并购、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委托技术开发等技术需求与供给的实时信息,搭建集群内创新主体间信息交流的桥梁,拓展创新主体间互动的广度与深度。

  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生态圈,推动创新主体共生互惠

  文章认为,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生态圈,是要通过整合和吸引集群内外的信息、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资源,推动创新主体在集群内生根发芽。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需要跨产业、跨区域协同的背景下,要加快促进集群形成资源高效配置、市场快速响应、创新协同推进的良好创新生态体系。

  一是建设好新型孵化器这个创新“枢纽”。要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创业差异化的需求,推动以提供物业服务为主的“通用型”孵化器向能导入产业链资源、连接集群内外企业、提供企业需求解决方案的“专业型”孵化器升级,将以创新链为核心的创新生态嵌入以产业链为核心的产业生态,促进创新生态与产业生态协同演进及闭环发展。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