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两岸应构建一套防止政治风险爆发的制度“防火墙”
http://www.CRNTT.com   2020-09-20 00:13:41


 
  另一方面,坚持“和平统一”模式的优先性需要“防火墙”制度的构建。建国以来,我们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实现了“两个转变”,即从战争思维向和平思维的转变以及从政治思维向法律思维的转变。⑥反映在政策指导与制度建设上,就是确定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工作方针,建立了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统一法律体系。⑦因此,无论是从政策还是法制层面而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都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首要方式。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要求下,我们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通过海峡两岸平等的协商和谈判的方式,实现和平统一。在两岸政治对抗升高、两岸关系游荡于“走火”边缘的紧迫情势下,我们更需保持战略定力,把控两岸统一的方向与路径,建构一套消化、防控两岸政治风险,阻却两岸在实践中“擦枪走火”的机制,为两岸实现和平统一预留制度空间。当然,需要明确的是,两岸“防火墙”制度的构建必须以双方保有某种政治共识为前提,一旦发生《反分裂国家法》第八条所称之情形,“防火墙”制度的构建便无基础可言,也无存在之必要。

  三、两岸“防火墙”制度的框架体系及实现路径

  (一)两岸“防火墙”制度的框架体系

  作为调适两岸政治对抗力度与政治风险系数的制度框架,两岸“防火墙”制度需以政治性议题为优先内容,以“和平协议”为根本依托,通过“和平协议”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并在这一高阶协议的牵引下,对两岸间重大议题进行概括安排,形成防范、规制两岸“走火”的主体机制。据此,两岸“防火墙”制度的框架体系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作为制度基石的“和平协议”;二是以重大议题规制为导向的“三大主体机制”。

  在两岸处于“内战中止”状态的法理逻辑下,两岸“防火墙”制度要实现对两岸政治对抗力度与政治风险系数的有效调适,最为直接也最为关键的一环便是从法理上结束内战状态,使两岸从政治对立的历史旋涡中挣脱出来。对此,两岸在长期的互动过程中曾形成了以“和平协议”的方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的微妙共识,但由于岛内“台独”势力的刻意阻却和政党轮替的冲击,“和平协议”至今未能从制度设想转化为政治实践。尽管如此,以“和平协议”的方式结束两岸政治对立的呼声未曾停止。⑧因此,两岸“防火墙”制度的构建,仍可依托“和平协议”的既有理论资源进行。具体来说,结合两岸关系从和平发展转为对抗加深的现实,对“和平协议”作为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制度性安排的传统定位进行改造,突出“和平协议”的和平功能⑨,使之成为两岸“防火墙”制度的基石。“和平协议”作为制度基石的这一定位,不仅意味着“防火墙”制度的核心内容⑩需要“和平协议”予以规范,也暗示着“防火墙”制度的主体内容⑪需以“和平协议”为基础和保障,“和平协议”统帅着整个“防火墙”制度体系,解决制度体系中最根本、基础的问题

  “和平协议”虽夯实了两岸“防火墙”制度的根基,但其内容的抽象性与概括性无法实现对两岸间重大议题的具体设计。因此,两岸“防火墙”制度的构建,除了要对“和平协议”的传统定位进行改造,为两岸“防火墙”制度构建基石外,还需要在“和平协议”这一高级协议的牵引和指导下,围绕容易触发两岸政治对抗与冲突的“高敏性”政治议题,以及能够缓和两岸对抗的“低敏性”经贸议题构建相应的机制。目前来说,这些重大议题主要有两岸军事互信、台湾地区“国际空间”参与、两岸经贸交往等。构建对外事务休兵和台湾地区有序参与国际活动机制、两岸重大涉海活动通报与合作机制、以“自由贸易协定”为目标导向的两岸经贸互动机制因而成为两岸“防火墙”制度的三大主体机制。其中就两岸经贸交往等“低敏性”议题形成的制度主要以经贸“缓冲”的方式间接控制两岸政治风险的升高,就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空间等“高敏性”议题形成的制度则是通过规制、设定行为边界的方式实现直接“防火”。

  (二)两岸“防火墙”制度的实现路径

  两岸“防火墙”制度内容的宽泛性以及本身性质的敏感性,决定了两岸“防火墙”制度的实现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过程。两岸“防火墙”制度对“和平协议”的包容,以及两岸政治性议题商谈机制的缺位,昭示着两岸“防火墙”制度的实现需要充分的民意积淀和扎实的政治、理论准备。两岸需在此基础上刻画、论证两岸“防火墙”制度的实现路径。本文参照“和平协议”的实现路径⑫,提出“厚植民意基础——创新制度平台——形成法律机制”的线路设想。

  第一,两岸“防火墙”制度本质上是两岸人民意志的体现,是两岸人民“谋和平、求发展”意愿的产物,厚植两岸人民“谋和平、求发展”的民意基础,两岸“防火墙”制度才有根基。在当前民进党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不断以法律等高强度手段阻隔两岸交流的背景下,两岸公权力机关之间的对话基础不复存在,以国共为中心的党际对话也举步维艰,两岸“防火墙”机制的构建与落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台湾人民谋求台海和平、稳定的主流民意的压力。因此,继续推进两岸融合发展,厚植两岸人民尤其是台湾同胞“谋和平、求发展”的民意基础,推动形成维持台海和平的“最大民意公约数”,是两岸“防火墙”制度形成的“基础环”。

  第二,两岸“防火墙”制度的内容体系及性质定位都超出了两岸现有沟通平台的功能范畴,探索、搭建与两岸关系现状适恰的沟通平台,是两岸“防火墙”制度能否形成的关键。两岸既有互动机制的“脆弱性”与“片面性”,内含了两岸制度沟通平台的不足,两岸“防火墙”制度作为超越现有互动机制的新制度体系,自然需要更加稳定有效的沟通平台来实现。结合既有沟通平台的情况与两岸关系的现状来看,新制度平台应符合以下几点:第一,制度上,坚持两岸沟通协商平台的实体化与常态化;第二,标准上,坚持将“一个中国”原则贯彻于两岸沟通协商全过程;第三,主体上,坚持依靠两岸人民展开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第四,方式上,坚持循序渐进的阶段化、议题化思路。

  第三,两岸“防火墙”制度的理想形态是两岸“防火墙”法律机制,推动两岸“防火墙”法律机制的形成,将使制度内容获得刚性保障,提升制度落实的可能性。两岸“防火墙”制度作为涉及诸多议题的制度体系,囊括于其中的每一个具体制度都有其独特的问题导向、功能定位、作用机理,但在外观上,这些制度又有一定的共性,都需要依托特定方式来表现,而法律机制则是目前最佳的表现方式。这就要求在法学理论和法律技术的指引下,通过吸收现有工作方式和制度创新,将两岸“防火墙”制度的主体、客体、内容、程序等诸要素用法律形式加以明确,形成具有一致性、明确性和稳定性的法律机制。⑬

  结语

  两岸“防火墙”制度作为相容政治性议题与事务性议题,容纳“和平协议”与重大议题处理机制的框架体系,不仅能够以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划定双方在高敏性政治议题上的行为边界的方式,直接防控、阻却两岸“走火”,也能以经贸“缓冲”的方式,间接牵制台湾方面的冒险策略。构建两岸“防火墙”制度既是应对当前两岸关系“风险点”临近的策略性举措,也是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中程”步伐。尽管当前两岸尚未形成政治性议题的沟通渠道与机制,台湾方面对“和平协议”也有诸多杂音,但相信只要坚定信心,坚持正确的方向,两岸就能够在“谋和平、求发展”民意的牵引下,达成防范两岸风险爆发的制度框架,并最终实现统一。

  注释:

  ①参见周叶中、祝捷:《两岸关系的法学思考》,九州出版社2014年版,第262页。

  ②参见周叶中、祝捷:《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内涵——基于整合理论的思考》,载《时代法学》2009年第1期。

  ③参见林冈:《台湾地区政党政治与两岸关系的演变》,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④周叶中、祝捷:《论海峡两岸大交往机制的构建》,《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第十辑,2012年1月。

  ⑤参考国际法关于战争的定义,内战形态可分为内战行动与内战状态两种。当交战双方诉诸武力,处于直接军事对抗状态时,内战的形态表现为内战行动;当交战双方中止武力使用,但合法政府没有放弃结束内战的努力,或是合法政府发布了对于叛乱者的武力行动宣告,或是交战双方没有达成正式协定时,双方就仍处于内战状态。参见王鹤亭:《两岸关系的内战法理与政策逻辑》,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8年第5期。

  ⑥周叶中、祝捷:《两岸关系的法学思考》,九州出版社2014年版,第203页。

  ⑦周叶中、祝捷:《两岸关系的法学思考》,九州出版社2014年版,第214页

  ⑧参见雁默:《国民党主席也提“两岸和平协议”,统一有希望了?》,资料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5763914304945945&wfr=spider&for=pc,最后访问日期:2020年5月20日。

  ⑨“和平协议”具有两项功能:一是结束两岸敌对状态;二是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总体框架提供规范与保障。为方便表述,本文将第一项功能简称为和平功能,第二项简称为发展功能。参见周建闽:《两岸和平协议引发的争议与思考》,载《中国评论(香港)》2019年4月号。

  ⑩两岸“防火墙”制度的核心内容是结束两岸敌对状态。

  ⑪两岸“防火墙”制度的主体内容主要是关于两岸经贸交流、两岸军事互信、台湾地区国际空间参与等重大议题的制度性安排。

  ⑫“和平协议”的实现路径包括“厘清认同基础——增厚民意渊源——完善法律技术——建构制度平台”四个步骤。参见周叶中、祝捷:《两岸关系的法学思考》,九州出版社2014年版,第417页

  ⑬参见《论构建两岸和平发展框架的法律机制》,载《法学评论》2008年第3期。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0年9月号,总第273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