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政治民主化之后,出现不断颂扬日本殖民统治的现象与态势。 |
中评社╱题:台湾社会“颂殖恋殖”现象及其原因初探① 作者:王建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名誉院长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始,伴随“台独”思潮兴起及“台独”势力的逐步壮大,台湾民众价值观、历史观、统独观等发生重要变化与异化,特别是逆历史潮流与人类正义价值的“颂殖恋殖”现象日益普遍,整个社会弥漫着“亲日媚日”情绪,颂扬与肯定日本殖民统治。台湾出现这种颂扬殖民统治的价值错乱现象原因相当复杂,包括日本对台湾殖民统治时期的皇民化政策与殖民后期经济建设、战后国际冷战秩序、国共政治斗争、国民党当局的对日政策、“台独”势力崛起与统独对抗等。不论原因为何,在21世纪的今天,台湾社会颠覆人类基本正义价值的皇民史观与颂殖史观是值得密切关注与深刻反思的。
一、台湾社会颂扬日本殖民地统治的主要表现或现象
当下台湾肯定、颂扬与纪念日本殖民统治的活动与现象非常普遍,既有民间的,也有官方的;既有绿的,也有蓝的,但主要以“台独”分裂势力或绿营势力为主。
(一)“台独”势力对日本殖民统治相关概念的表述调整
台湾政治民主化之后,伴随着“台独”恶浪的兴起与高涨,台湾出现不断颂扬日本殖民统治的现象与态势。其中,台湾率先用战后日本政府对日本侵略战争与殖民统治的概念或用语,是肯定日本侵略战争与殖民统治的开始,经遇李登辉、陈水扁、蔡英文等不同时期的执政,逐步建立与强化了“皇民史观”与“颂殖史观”。
在本世纪之前国民党统治台湾时期,台湾当局与民间普遍使用“战败”表达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失败,用“日据”表达日本对台湾殖民统治。然而,由于台湾领导人李登辉的亲日立场与政治立场的调整,与民进党等“台独”分裂势力里应外合,共同开启对日本侵略战争与殖民统治概念、用语的调整。陈水扁出任台北市长后,开始以“终战”取代“战败”,以“日治”取代“日据”。李登辉当局并未对此表示异议与反对,进而接受,并主导写进台湾教科书或教材,台湾社会开始普遍以“日治”取代“日据”,以“终战”取代“战败”。经过多年发展,在当下台湾,除少数统派或蓝营人士外,台湾不少学者、民众已普遍接受了这一概念与用词,在各种媒体或文章中,大多是“日据”与“日治”、“战败”与“终战”等混合或交替使用。受此影响,台湾社会逐步出现正面看待日本殖民统治的现象,这反映在台湾电影等文艺作品与台湾对日本殖民统治遗迹等普遍纪念活动上。特别是2015年初,台北市长柯文哲公开表示,“殖民越久就越进步”,引起很大争议。
马英九执政时期,试图对台湾中学课纲的错误史观进行小幅调整,提出将“日治”改回“日据”,在慰安妇前加上“被迫”两字,结果遭到以民进党为代表的绿营势力的强烈反对与抵制,还爆发了以中学生为主的“反课纲微调运动”,要维持肯定与颂扬日本殖民统治的课纲用语。结果,马英九纠正错误殖民史观的这一努力宣告失败,也足以反映台湾社会对日本侵略战争与对台湾殖民统治的错误立场有多么严重,多么令人吃惊。
蔡英文上台执政后,在“台独去中”思维战略下,肯定与颂扬日本殖民统治又达到一个新的高潮,整个社会弥漫着一股“亲日媚日哈日”氛围。其中台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新课纲”删除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报》等具国际法效力的历史文件,旨在消除台湾归还中国的国际法效力,同时有意回避日本侵略与占领台湾的历史,回避台湾同胞抗日史与台湾慰安妇问题,彻底走向了违反人类正义价值的错误道路。
(二)台湾当局与地方政府广泛纪念日本殖民统治
近年来,台湾各地出现恢复、纪念日本殖民统治历史遗迹活动,以实际行动肯定与颂扬日本殖民统治。
(1)将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为日本殖民服务的日本水利专家八田舆一视为对台湾建设贡献巨大的“英雄”或“楷模”,广为宣传与隆重纪念。台湾当局(包括马英九)及多个县市政府大肆颂扬与纪念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日籍水利专家八田舆一,包括建铜像、修纪念公园、命名街道与举办各种庆祝活动,歌颂其对台湾水利建设的贡献。他们完全忽视了八田舆一是日本殖民统治者的身份,发展台湾水利只是配合日本殖民政府从台湾获取更多粮食与资源,而不是为了台湾民众服务。就台湾近现代建设而言,沈葆桢、刘铭传等对台湾近代工业、邮政等发展贡献甚大,可是如今台湾却很少人纪念他们对台湾开发的贡献。蒋氏父子在台湾大兴水利工程,建立了七大水库,奠定了今日台湾水利工程基础,更开创了台湾经济现化化。但民进党当局完全无视这一历史事实,全面追杀国民党,将蒋介石视为“228事件”的杀人凶手,成为蔡当局“转型正义”对象,蒋氏铜像不断被破坏。更讽刺的是,台湾却大搞八田舆一的“造神运动”,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包括建立铜像。特别是八田舆一铜像被人损坏后,时任台南市长赖清德非常伤感与不舍,第一时间动用政府资源进行维修。可见民进党及蔡当局执政扭曲历史,大搞“贬蒋褒日”运动,就是在颂扬日本殖民统治。
(2)到处恢复与新建日本神社。神社是日本人纪念先祖的地方,靖国神社更是纪念日本战犯之处。日本殖民统治台湾时期,在台湾建了不少神社。其中,台湾神社更是以日本亲王、攻战台湾的近卫师团长北白川宫能久为主祀的神社,其“薨日”(10月28日)也被定为台湾神社的例祭日②。战后,台湾日本神社被废除。然而,随着岛内政治形势的巨大变化以及对日本殖民统治认识的微妙变化,近年在台湾出现一股恢复兴建日本神社热,许多县市特别是民进党执政县市动用民众纳税钱,大力恢复与整修日本神社。
典型事件之一是屏东县高士神社的重建。高士神社最初是1939年日本殖民政府为配合皇民化运动而建,供奉天照大神,旨在动员台湾原住民赴战场,为日本侵略战争服务。2015年,原住民高士部落在日本李登辉之友会募资、台湾《熏风》杂志社及屏东县政府等共同合作下重建,8月举行招魂迁座揭幕仪式,屏东县政府文化处处长吴锦发和牡丹乡乡长陈英铭等出席,感谢日本人资助重建神社。同时,日本李登辉之友会事务局长柚原正敬也出席,并送上李登辉“为国作见证”题字。高士神社供奉原住民战死者的“英灵”,和靖国神社性质相同,因此日本《产经新闻》称其为“台版靖国神社”。日本李登辉之友会成员、担任高士神社宫司佐藤健一,在日本右翼媒体“樱花电视频道”(日本李登辉之友会创办)上呼吁“希望更多人能来高士神社祭拜为国家牺牲的英灵”③。
台中市前市长林佳龙任内攻击国民党兴建孔庙是搞政治统战、庆祝妈祖活动是统战,却在台中市大力复兴日本神社活动。据台湾媒体报导,目前桃园市已成为日本境外神社最多的地方。可见,如今台湾到处都有日本神社,这成为台湾社会颂扬殖民统治的有力铁证,却未见台湾社会的反思与批判之声。
(3)整治与修复日本殖民统治遗迹。台湾当局与不少县市政府纷纷整修或重建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建筑与文化遗迹等,并作为观光旅游景点。国民党籍前台北市长郝龙斌在市长任内恢复修建了日本攻占台北的纪念公园,在隆重的典礼仪式上邀请二战时期日本神风特攻队后代到台北参加纪念活动。蔡英文家乡、民进党执政的屏东县不仅重建日本神社,而且还在2016年拆除了牡丹社事件交战地点—石门古战场遗址“澄清海宇还我山河”的纪念碑文,决定重建日本殖民者最初立下的“西乡都督遗迹纪念碑”。
2018年,台中市与台文化主管部门合作兴建“‘国家’美术馆台中州园区”,就是要纪念日本殖民政府于1913年所设置的中州厅。同年底,台陆军特种部队在伞兵训练中心(大圣西营区)公共艺术招标工程中,要求必须有“日本元素”,即要求纳入日据时代轰炸雾社原住民的日本第八飞行联队,以纪念侵略台湾的日本飞行大队。宜兰市设立了纪念日本殖民统治者的“西乡厅宪德政碑”后,2019年3月,宜兰县“救国团”团委会大楼,经过宜兰市收购、整修后更名为“乡龙楼”。“乡龙”一词是日据时期宜兰首任厅长西乡菊次郎的出生地鹿儿岛县龙乡町,也是旨在纪念日本殖民统治。
(4)台湾文艺文学作品充满美化与歌颂日本殖民统治的思想。在台湾票房甚佳、也在大陆发行的台湾电影《海角七号》,被各方赞美。其实这是一部颂扬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日台之间民众感情友好的影片,充满着时代美感与台日之间的情感,却不见日本殖民统治的残酷,无视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其实,台湾知名导演侯孝贤导演的电影《悲情城市》,也是“唯美情调,充沛光线,以及那份悲伤和失落的忧郁,几乎让人错认这是一部日本风情电影。就连日本影评人田志津枝都认为《悲情城市》所描写的日本是太美了,过分美化了,在另一部电影《多桑》中,失势的父亲死后,骨灰儿子带往日本,从某种程度上暗示了台湾人心中对日本的魂归”④。其实,台湾还有许多颂扬日本殖民统治的小说、散文与电影等文学作品。台湾苦劳网记者张智琦撰文指出,通过各类传播媒体(例如《民报》、《熏风》、各脸书专页),以及流行文化产品(魏德圣的《海角七号》和《KANO》、《湾生回家》的书籍和记录片、纪念《台北大突袭》的桌游,等等)进行宣传(日本殖民统治)⑤。
(三)民进党当局与其执政县市不再举行抗战纪念与台湾光复活动
台湾民众反抗日本侵略与殖民统治的斗争是值得纪念的,是不能忘却的,这也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与抗日运动的重要一环。过去国民党执政时期,会举行各种抗战纪念活动,尤其是会隆重举行台湾光复纪念活动,旨在宣告日本侵略战争的失败,宣告日本对台湾殖民统治的结束,宣告台湾重新回归中国。然而,这么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与特别的日子,在今日台湾除少数蓝营县市与民间“反独”抗日爱国组织举行相关活动外,民进党当局以及民进党执政县市已不再举行纪念台湾民众反日本殖民统治或抗战纪念活动,不再举行台湾光复纪念活动,与其大肆纪念日本殖民统治活动形成显明对比,进一步彰显了绿营势力错误的历史观与价值观。
特别是蔡英文执政后,将推动“转型正义”作为政治改革的重头戏。然而,蔡当局主导通过的“促进转型正义条例”,只对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到1992年11月6日国民党执政时期进行“历史追查”、揭露“历史真相”有转型正义,而对过去屠杀台湾同胞、对台湾实行51年残酷统治的日本殖民统治者却排除在历史清查与追究责任之外、不追求转型正义,这是典型的选择性转型正义,是变相肯定与颂扬日本殖民统治。
(四)李登辉、蔡英文等高调颂扬“台籍日本兵”,以此实现“巩固日台的恩义连结”
台湾前领导人李登辉与现任领导人蔡英文在琉球“台湾之塔”的所作所为,充分彰显了李登辉、蔡英文们的“媚日情怀”与“颂扬日本殖民统治”的错置价值观。
琉球岛南端有一座“和平祈年公园”。这里是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军登陆之处,也是太平洋战争的最后决战场。这里设立了一个占地70多平方米的“台湾之塔”。2016年6月25日,举行“台湾之塔”落成仪式,蔡英文专门题字,“时代力量党”“立委”林昶佐、“台独”媒体旗手郑弘仪等人出席。蔡英文以“总统”署名的“台湾之塔”碑文如下:
为悼念二次大战中献身沙场的台湾战士,我们建立“台湾之塔”,在此摩文人之丘,台湾战士崇高志节,埋没七十年无以彰显,殊感衰伤。日台两地有志之士募集善款加以援建,使世世代代、可资凭吊。当年日台战士皆为同胞,生死与共,荣辱同担。来自台湾英勇参战二十多万人中,三万人战殁,一万五千人失踪。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族群国家如何分隔,凡牺牲一己性命守护他人之义举、不应被后世遗忘。为了回报战时受到台湾各方恩泽、土地由冲绳翼友会提供,期盼成为亲善交流桥梁,巩固日台的恩义连结。祈祷台湾战殁牺牲者灵魂都能安息!也希望来访朋友们,体认前人深刻情谊,持续予以发扬光大!
这就是台湾领导人蔡英文的史观与殖民地立场。她将被殖民的台湾人与殖民者日本人视为“同胞”,两者“生死与共,荣辱同担”。她讲的“族群国家如何分隔”,当然不是指海峡两岸政治对立的不幸历史,而是强调台湾与日本的“族群国家”分隔,是强调日本殖民者战后投降被迫将台湾归还中国,被迫撤离台湾,就是把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台湾与日本视为同一个国家,隐含了未来台湾还要重新回归日本的思想。她完全接受了李登辉抛出的“日本和台湾曾经‘同为一国‘”的主张。她不清算日本殖民统治、杀害数十万台湾同胞的历史,还要“巩固日台的恩义连结”,这才是台湾人真正的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