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国家跟风施压中国的行为,受制于自身的价值观和利益。 |
中评社╱题:欧洲国家跟风施压中国的内因外由 作者:虞卫东(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
【摘要】欧洲国家打压中国的行为,受制于自身的价值观和利益,幷不是心血来潮的举动。欧洲国家与中国的合作和往来也会继续,但是存在的变数和不利情况会越来越多。
近期,中美在安克雷奇举行了一场引发世界广泛关注的双边高层战略对话,外界普遍认为这场会谈会深刻影响到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和国际局势的发展。但就在两国对话的前一天,一直被拜登拉拢的欧盟27国终于决定站队。美国、欧盟、英国与加拿大以所谓“少数民族人权”为藉口,对多名中国官员实施制裁。欧盟27国同意制裁措施,加上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可以说这次西方30国实现了“大联合”,共同对中国挥舞制裁大棒。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此次是近30年来首次对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实施制裁。中国是2020年欧盟的最大贸易伙伴,根据欧盟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去年欧盟与中国贸易总额约为45881亿元人民币;美国和欧盟贸易总额约合43454亿人民币。值得一提的是,欧盟2020年年底在拜登上台之前与中国完成了历经7年、35轮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今却突然倒戈。可见欧洲国家的骑墙态度,只要有美国的召唤,就是首选。即使双方有矛盾,西方的所谓价值理念和西方自我中心认同无法撼动。此外,欧洲国家也急于转移国内问题压力,利用疫情黑中国,藉用政治正确实施经济打压,遏制中国的贸易优势。由此看来,中欧投资协定的达成更像是欧洲国家向美国要价的砝码。
一、西方的认知与欧洲中心论
认知相符现象(cognitive consistency),是指人们对世界的事物总是有着一定的认识,这些认识保存在他们的记忆之中,形成了人在接收新的信息之前的原有认识。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都有保持自己原有认识的趋向,当他们接收到新的信息的时候,总是下意识地使新的信息与自己原有的认识保持一致,这就是所谓的认知相符。如果决策者接收到的信息与自己原有的认识不一致,他们就可能对新的信息或是视而不见,或是曲解误断,使其能够与自己原有的认识一致起来。在许多情况下,决策者趋于忽略或无视来自对手的善意信号和姿态。由于存在这些导致错误知觉的机制,决策者是很容易错误地认识客观事实的。在从理论层面讨论了错误知觉的生成机制之后,杰维斯继续分析了四种常见的错误知觉。首先是国家决策者往往将对方想象为内部团结一致、令行禁止的行为体。这样一来,任何无意、巧合和偶然的事件都会被视为精心策划的战略行动。其次是决策者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影响力和被影响的程度。如果出现了有利于自己的情景,决策者就认为是自己的影响所致。一旦出现不利结果,则会认为这是对方的敌意预谋,与自己的行动没有关系。第三是愿望思维(wishful thinking)。人们在接收信息的时候,总是趋于避开自己不愿听到和看到的事情,总是希望接收到自己愿意听到和看到的消息。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愿望思维。最后是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当人们在考虑应该采取一种政策的时候,却发现了许多关于这一政策不妥的意见和评论,自己认为正确的,别人认为不正确,于是就会出现认知失调现象。为了保持自己的认知相符,人们便寻找理由,以自圆其说。
国家性质、国内政治、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政府部门之间的竞争等等,也都对国家的对外行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①。国家的对外政策是人做出的,也是由人执行的,所以,作为重要的决策者和政策执行人的个人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同时,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极端重要的。对于同样的客观世界,不同的人会有着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又会带来不同的决策。同时,作为决策者的人,具有同所有人一样的认知局限(cognitive limitation),所以难免出现错误知觉。在决策者这一微观层次上面,对国家冲突行为的解释是:国家决策者在不确定的国际条件下,很容易发生错误知觉,幷且大多数这样的错误知觉是夸大对方的敌意,将对方国家视为具有冲突意图的对手。由于互动的双方都趋于发生这样的错误知觉,冲突的几率就可能明显地大于合作的几率。
欧洲中心论,也称欧洲中心主义,是一种从欧洲的角度来看待整个世界的一种隐含的信念,自觉或下意识地感觉到欧洲对于世界的优越感。这种观点认为欧洲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殊性和优越性,因此欧洲是引领世界文明发展的先锋,也是非欧地区迈向现代文明的灯塔。
欧洲中心论是资本主义凭藉其经济的、政治的优势向全球扩张的产物,是西方资产阶级为自己主宰世界制造历史合法性的说教。它出现于十八世纪中后期,在十九世纪得以发展,幷且最终形成为一种人文科学领域的思想偏见。中世纪完全被用于西欧的世界。东西方的差别,从古典时代后期开始就在近现代史学方法论中显现出来,其源头实际上与封建主义本身是同时的。②已经有了西方中心与优越的萌芽。西方学者建构东方专制主义的观念,认为从古希腊以来,西方就逐步形成了民主、自由和个人主义传统。欧洲国家作为老牌的殖民国家对后期国家或殖民地国家的发展和崛起充满了嫉妒和不屑,这符合人性的弱点。政治正确只是表面现象,往往是在对方处于弱势或可掌控情况下,作为领先者的说教工具。一旦对手有了赶超的态势,撕破脸皮遏制在所难免。
二、欧洲国家打压中国的内部压力
欧盟三十多年来,又一次对华采取制裁。至于上述形而上的理由一直存在,为什么现在才下手?这与西方国家发展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有关。西方国家都到了一个周期的关键节点,也可以说是世纪大变局的转折点,谁也躲不过去。经济上,同样需要经历经济周期的洗礼。产业结构的变化,欧洲大多数国家制造业的萎缩,金融业的兴起,失业率上升,老龄化加剧,财富分配不公平,福利负担不堪重负,难民移民问题等等。增量有限,存量耗尽。疫情加剧了这一变化,政府需要转移和缓解执政压力,那就需要替罪羊。
1、经济下滑:欧元区贸易逆差从2019年同期的232亿欧元扩大到2020年7月的279亿欧元。欧元区的出口额较上年同期下降10.4%,至2020年7月为1852亿欧元,这是连续第五个月下降。2020年,欧洲国家的青年失业率再次上升。由于新冠大流行和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欧元危机国家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特别是法国和意大利,降低青年失业率的努力失败了。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020年12月,欧元区经季节性调整后的青年失业率为18.5%,比上年高出3%。西班牙(增长10.4%)、爱沙尼亚(增长14.0%)和立陶宛(增长12.0%)的青年失业率同比增长尤为明显。欧元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的失业率在2020年12月为8.3%,与市场预期相符,而2019年同期为7.4%。失业人数比上月增加了5.5万人,达到1361.6万人。衡量25岁以下求职者的青年失业率从上月的18.1%上升至12月的18.5%。在欧元区最大的经济体中,失业率最高的国家是西班牙(16.2%)、意大利(9%)、法国(8.9%),而最低的国家是荷兰(3.9%)和德国(4.6%)。
经过2008年的经济危机和此次疫情,经济面临大萧条。脱欧的压力加上疫情影响巨大,让许多国家都陷入了经济发展停滞的困境之中,甚至有的国家开始出现GDP下滑的情况。尤其是一些以服务业为主的国家,更是罕见地迎来了经济“寒冬”。例如英国。2020年4月底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滑20.4%,这是英国自1997年之后,第一次出现如此大幅度的经济下滑情况。英国政府为了应对此次疫情所造成的影响,开始在国内实施“封锁政策”,以此控制疫情的蔓延。但也由于“封锁政策”导致英国的服务行业关闭。这也难怪2020年4月英国迎来了“至暗时刻”,导致国内的生产总值严重下滑。尤其是英国的进出口业务,更是出现大幅度的下滑,例如汽车、燃料、艺术品和服装进出口等。除此之外,一些英国的公司因为疫情影响严重,导致他们不得不减产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营,这就导致了国民消费能力下降。尤其是酒店、旅游等服务行业,因为疫情更是完全停业,如果政府不给予经济支持,他们很难撑过这次“经济”寒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计:即使是第二次疫情爆发不发生,英国2020年的经济也会持续下滑11.5%,反观其它发达经济国家,英国或许会成为受影响最严重的经济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