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汪辜会谈的历史启迪与两岸现实难题
——兼谈美在两岸对话协商中的角色转变
http://www.CRNTT.com   2023-07-21 00:13:00


 
  3.两岸对话路在何方?

  马英九2023年4月28日在希腊第8届德尔菲经济论坛上指出,台湾应该主动与北京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对话,特别是就避免台海战争的方法与途径进行对话。美国布鲁金斯研究院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也非常关注在解决台湾问题的过程中如何避免战争,两岸之间能否有一个和平倡议。谁能担任民进党当局的两岸传话人?谁愿意担任民进党当局的两岸传话人?谁又能让大陆相信民进党当局的两岸传话人?民进党会接受“九二共识”吗?会废除“台独党纲”吗?答案是当然不会,这显然是民共之间启动对话的死结。只要民进党在台湾执政,两岸达成和平协议的可能性就几乎不存在。

  2005年12月汪道涵先生逝世时,民进党曾发布新闻稿,肯定汪道涵与海基会一起努力,“将两岸关系导入更有建设性的走向”,为维持台海和平稳定尽心尽力,为两岸人民福祉做出许多重要贡献。⑥但在海基会日前举办的“纪念辜汪会谈30周年-回顾与前瞻”座谈会上,与会者都很有默契地不提当年汪辜会谈得以成功举办的“九二共识”基础,李大维对此表示,与其争辩一些名词的意义,不如考虑如何往前走才更重要。问题是如果没有“九二共识”,台湾的出路在何处?方向在哪里?如何向前走?民进党当局应该如何回答海基会的这张问卷呢?

  三、美在两岸对话协商中的角色转变

  外部势力的介入与干涉,始终是中国完全统一的重要障碍。美国在台协会前理事主席卜睿哲亦认为,自从两岸争端开始以来,美国一直处于中心位置,⑦但他幷不会认为美国因素是两岸对话的障碍。

  从1993年的汪辜会谈看,美对此虽有疑虑,认为国民党对会谈结果太过乐观,但也希望两岸透过建设性的对话来降低紧张局势,维持台海和平,因而没有做出太多的阻挠。对于1998年上海汪辜会晤所达成的成果,美国务院则表示欢迎两岸取得积极性发展,声称“美国政府一直对双方的交流与对话持鼓励态度”。⑧

  在中美关于台湾问题的互动过程中,中方也一直希望美为中国统一发挥建设性作用,共管“台独”。2002年10月25日,江泽民在得克萨斯州克劳福德牧场与布什会晤时强调:“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是对台海地区稳定和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大威胁。希望美方恪守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为中国实现和平统一发挥建设性作用。2004年11月20日,胡锦涛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市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会见布什总统时明确表示:“台独”将断送台海和平,幷将严重破坏亚太地区的稳定和繁荣。中美双方都应站在这个战略高度来认识“台独”的危害,共同遏制“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此前,戴秉国2004年3月在台湾“大选”前,作为中国政府特使出访美德法日俄,处理外交工作中的涉台问题。其中在美有11场战略性对话,对话的实质也是中美“双方都不能让‘台独’再走下去”。⑨

  从美方的一些表态来看,李登辉1999年7月抛出“两国论”的两岸政治定位,引发新一波台海危机后,克林顿强化了对两岸对话的支持。他在7月21日的白宫记者会上和9月11日亚太经合会首脑会议期间与江泽民的会晤中都强调,美国的两岸政策有三个支柱:一个中国政策、和平解决以及两岸对话。⑩而在2011年1月胡锦涛访美时中美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中,美方则赞扬台湾海峡两岸达成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欢迎两岸间新的沟通渠道,同时表示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期待两岸加强经济、政治及其他领域的对话与互动,建立更加积极稳定的关系。

  概而言之,中方关于台湾问题的对美交涉主要是两个诉求:一是美方应为中国实现和平统一发挥建设性作用;二是中美共同遏制“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美方虽然将两岸对话作为其两岸政策支柱,声称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甚至支持包括两岸政治对话在内的全方位对话,但其实质仍然是“促谈不促统”,也就是要长期保持台海局势处于“不统不独不战不和”状态。如果我们从另一个维度观察,也会发现美幷不希望台成为中美关系的麻烦制造者,因而在共管“台独”问题上可以与中国大陆进行有限度合作,幷以鼓励两岸对话方式达到维持台海现状的目标。

  汪辜会谈三十年来,台湾问题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特别是2016年后美国的对台政策出现急剧变化。美传统基金会亚洲研究中心主任罗曼认为,美中关系的战略脉络正在改变。因此,作为美中关系赖以维系的框架,即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如今要比华盛顿在1979年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来的任何时候,面临更大的危机。美国支持台湾的政策力度和意愿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开始全方位地推进美台双边关系,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公卫、科技合作等,进一步加深了对台湾的全面控制,使两岸破口继续扩大。美从过去的向台发出错误信号到赤裸裸地冲到第一线下指导棋;从“共管台独”到“力挺台独”;从美台一体抗中到联合盟友围堵;从不断试探中国大陆对台政策底线到不断碰触底线。这种情形不仅加大了台湾拒谈的资本,使两岸政治对话的基础荡然无存,更加大了“台独”势力的分裂幻想,促其在分裂国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美在两岸对话协商中的角色已完全逆转。

  四、结语

  长期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的现实难题不能解决,祖国和平统一将无从谈起。汪辜会谈的历史启迪,为我们解决两岸现实难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汪辜会谈及其后两岸关系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九二共识”是两岸制度化协商谈判的政治基础,是台海和平的重要基石,也已成为三十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晴雨表。“九二共识”说到底就是和平共识,抽掉“九二共识”这块基石,两岸和平大厦必然会倾覆,民进党当局与美西方如果要为这块基石买单,成本与代价当然会有不可承受之重。

  注释:

  ①《张志军在纪念汪辜会谈30周年座谈会上的致辞》,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网站http://www.gwytb.gov.cn/m/news/202304/t20230428_12530898.htm

  ②王铭义:《辜汪相继辞世 两岸两会谈判 画上句点》,台湾中国时报2005年12月25日

  ③杨渡:《从容与风度》,台湾中国时报2006年1月6日   

  ④《李登辉执政告白实录》,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第215页

  ⑤《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两岸之道唯和与合》,新浪网https://news.sina.com.cn/c/2005-01-04/02245412073.shtml

  ⑥《朝野肯定汪老贡献 辜严倬云致电哀悼》,台湾中国时报2005年12月25日

  ⑦卜睿哲着、林添贵译:《台湾的未来》,台湾远流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11年,第288页

  ⑧王景弘:《美国务院:欢迎两岸积极性发展》,台湾联合报1998年10月20日

  ⑨戴秉国着:《战略对话 戴秉国回忆录》,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84页

  ⑩陶文钊着:《探寻中美关系的奥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393页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3年6月号,总第306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