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5月30日电/据海峡之声电报道,作为在改革开放之后较早来到祖国大陆的台胞,陈云英特别关心这些年来陆续来到祖国大陆经商、工作、学习、生活等台湾乡亲的发展状况。陈云英发现,很多在祖国大陆社会融入得好的台胞,发展得都不错,而社会融入得不好的,就会在事业、学业、家庭等方面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状况。
“虽然出现状况是正常的,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是如果提高台胞在祖国大陆发展的成功率,就会让他们减少挫折感、提升获得感,从而增进他们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为此,陈云英今年带来了一个关于帮助台胞在大陆的社会融入问题的建议。
陈云英表示,国家从政策方面为广大台湾同胞在祖国大陆的发展提供了同等待遇——远到1994年的台胞投资保护法,近到“31条措施”“26条措施”“11条措施”等等。为了落实这些政策,更好地实现台胞在祖国大陆的同等待遇,各省、市还相继出台了“实施细则”,国家在政策举措方面的尽心可见一斑。
但是即便有了这些好的政策,为什么还有很多台胞在祖国大陆存在社会融入的障碍呢?陈云英认为,主观上来源于本人的适应能力,客观上来源于两岸环境的差别。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引路人”起到重要作用。
陈云英说,台湾同胞来到大陆的第一个身份,可能是游客、学生、实习生、职业人、创业者等等,他们经由参访、学习、就业、创业等渠道开始了在大陆的社会融入。第一个接触到他们的旅行团中的导游、学生就学的学校、实习和就业的单位,以及他们在大陆工作和生活中打交道的政府相关部门,其实都扮演着他们的“引路人”。如果这些“引路人”在接触他们的过程中,精选适合他们认识祖国当代社会发展和建设的内容,帮助他们理解大陆的有关社会民情、文化价值、民主法治以及对台有关政策,让他们轻松愉快的了解当代中国和今日大陆,有意识地协助他们在社会融入中少走弯路,就可以顺利办理各类证照、结识大陆朋友、参与社会事务与社会建设,从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社会融入,体验自身价值感,这样就能尽快融入祖国社会的大家庭。
陈云英说,社会融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一个人对于一个城市的融入,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社会融入在于积极促进人在社会的参与机会,它包括环境因素与社会政策的有力支持,也包括人自身对社会的认同感、尊严观和满足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