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执行长、博士罗庆生在《后新冠时代与“去全球化”走向》一文中指出,世界自有其进化的轨迹。我们不确定疫情何时与如何结束,但可以确定疫情一定会结束。后新冠时代的趋势也不一定是“去全球化”或更恐怖的“全球化”惨烈崩解,而可能是改革缺陷后进阶的“新全球化时代”。端看各国政治人物是否有足够远见,愿意激发人性好的一面, 而不是为延续自己政治生命而刺激人性坏的一面。疫情过后的世界肯定和以前不一样,但如何的不一样,还要再观察。
本期“智库报告”栏目刊发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唐永红的《台湾社会的脉动与国民党的出路》一文。该文指出,台湾社会意识形态与政治生态在近20多年的逐渐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诸多质变。这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当前台湾各政党在选举政治中的竞争力,进而影响选举结果。在社会意识形态与政治生态质变的同时,“韩流”现象正在成为台湾社会的一个新脉动。庶民正在“经济觉醒”,但普遍性的“经济觉醒”进而“政治觉醒”尚待时日。而在当前的台湾社会意识形态与政治生态格局下,国民党放弃“九二共识”,必将未获其利先受其害。国民党想要东山再起, 需要坚守“九二共识”,等待广大“庶民觉醒”,更需要重拾理念,凝聚组织,重视教育与 宣传的作用,并长期经营,才能吸引民众,从而增强政党竞争力。
本期“智库聚焦”栏目刊登了台湾大学教授、著名社科学者黄光国的《“文明对抗”与“治理能力”之争》一文。该文指出,在这场“全球抗疫”的战疫中,“中美文明对抗”的第一回合已经宣告结束。双方胜负,不言而喻。可是,不论是从世界大势来看,或是从特朗普个人的性格来看,“中美文明对抗”的格局并不会就此结束。中国必须小心翼翼,步步为营,见招拆招,才能保证自己在下一回合中能立于不败之地。
本期“智库观察”栏目刊发了《医疗民族主义——后新冠疫情美中的和与战》和《马来西亚政局剧变及其对中马关系的影响》两篇文章。
在《医疗民族主义——后新冠疫情美中的和与战》一文中,作者实践大学高雄校区博雅学部副教授蔡裕明表示,新冠肺炎让经济更为国家化,政治变得更为民族主义。新冠肺炎所带来的冲击,可将其视为新型态的“灾难”。这样的灾难,已影响许多国家的政治与社会、国家,间关系乃至于全球的政治与经济活动。在疫情发生期间,部分国家可以比其他国家快速回复正常经济与政治活动,而部分国家则面临更为严峻的社会和政治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