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5月21日电/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后,引发市场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的关注。当前,应加强国际协调和合作,全力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助力世界经济复苏。
经济参考报发表记者周武英评论文章表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较长时间,是在全球化浪潮和市场力量作用下形成的选择,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具有较低的成本优势。美国、日本、中国、欧洲国家等主要经济体已经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深度融合,这些经济体同时扮演着链条上供给中心和需求中心的双重角色——一个经济体既可以是链条上的中间品进口商,也可以是中间品出口商,还可能是终端产品供应商。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各个经济体彼此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扶助、相互影响、难以分割的关系。同时,国际和国内的产业链供应链也已密不可分。
文章分析,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同时影响到产业链供应链上需求和供给两端。一方面,供给被打断,产能利用率下降;另一方面,需求端出现萎缩,进出口订单缩减,对世界经济的打击格外沉重。目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问题,并不是链条本身构成不合理导致的,主要还是由于各国疫情发展阶段不同。链条上各个环节密切关联,但各国疫情形势处于不同阶段,缺乏协同复工的基础,从而加大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协调难度。
疫情之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出更多区域化特征,这虽然能解决部分短期问题,但抬高了成本,也无法实现效率最大化。而继续加强国际抗疫合作,将有助于更多国家尽快重启经济,避免长时间断链带来的链条被迫重构,将疫情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即便是在疫情过后,各国也应继续加强国际协调,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分工合作会给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各个经济体带来效率和利益。相反,高成本、高耗时的产业链供应链转移并不符合经济规律,强行的人为干预只能损害市场健康,损害链条上各方的利益,形成多输局面,不利于各国在疫情中保护本国经济,在疫情后迅速恢复经济。
文章认为,当前应找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病因”,加强国际协调,努力维护其稳定和安全,这些都需要全球共同合作。从长远来看,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是阶段性的、短期的,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本身存在不断优化的需求,同时,各经济体在链条上的位置也会不断发生变化。
中国不仅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疫情中努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一环。面对疫情后全球需要尽快重振经济的难题,中国将继续增强自身竞争力,努力成为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中坚力量,继续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