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口罩产能扩大下的中国制造
http://www.CRNTT.com   2020-02-21 08:41:10


  中评社北京2月21日电/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口罩成了每个人的必需品。随着不少地区企业开始“复工复产”,口罩的需求量更大了。“一罩难求”成为当下面临的最现实紧迫的问题。为此,一些大型车企、电子制造商以及服装厂、鞋厂等开始“跨界”生产口罩。

  多省市推出应急优惠政策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口罩生产国和出口国,年产量占全球约50%,最大日产能是两千多万只。“但由于疫情的快速蔓延、公众的需求瞬间暴增以及春节假期的到来,工厂停工停产等,导致了口罩供不应求的局面。”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王岳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为解决口罩缺面临的实际问题,2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十条政策措施。三部门提出,对生产企业转产生产口罩、防护服等应急物资的,简化生产资质审批程序。对于生产国外标准口罩用于出口、有能力生产国内标准口罩未取得相关资质的企业,加快办理。

  多省市陆续出台多项超常规政策措施,强力支持企业新建转产扩能。比如,湖南省先后出台了全力保障防疫物资生产供应的10条措施,支持具备一定条件的企业转型生产口罩、防护服、消杀用品等防疫物资,对生产出符合标准产品的,将由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按企业转产设备投资额的50%给予补助。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截至2月11日,全国口罩生产企业复工率超过76%,产能利用率达到94%,而医用N95口罩的产能利用率高达128%,口罩产量较春节阶段实现大幅提升。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后续新增产能的加入,大量口罩上市指日可待。”王岳说。

  行外企业新增口罩生产线

  “两班倒、三班倒、生产线24小时高效运转,几乎就这样度过整个春节。”向丽本是杭州某生产卫生用品企业的员工,关键时期,公司紧急扩增口罩生产线,最近这大半个月,向丽一直守在口罩生产的第一线。

  为支持防疫,保障前线医用和普通民用口罩供应,各地口罩企业都加快复工,开足生产马力。

  部分非行业内企业也在迅速新增口罩生产线。

  “此次联合生产口罩的项目,在各方的积极推动及紧密配合下,从提出想法到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仅用了不到5天的时间。”上汽通用五菱相关负责人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公司结合汽车“大行业、大工业”的相关优势,采取联合上游供应商广西德福特集团通过改造生产线的方式生产口罩;由上汽通用五菱在生产管理、项目管理、设备保障、质量管控、包装等方面提供人员及技术支持;由广西建工集团负责将广西德福特集团的原有生产车间改建为2000平方米无尘车间,于2月建成投入使用,共设置12条口罩生产线,口罩日生产量预计可达170万个。

  此外,比亚迪、爹地宝贝、中石化、佛慈制药均新增了口罩生产线,新增产能分别达到一次性医用口罩500万只/天、200万只/天、100万只/天、20万只/天。上海护理佳实业、水星家纺、华纺股份、三枪内衣、红豆服饰等上市公司或子公司也表示临时改线转产口罩、医用防护服等业务。

  特殊时期,国家放宽口罩业进入门槛,车企、地产、加工业等通过相应改造生产口罩。这些口罩靠谱吗?近期,消费者对企业跨界生产口罩质疑声不断。

  对此,上汽通用五菱相关负责人对法治周末记者说,其上游供应商——广西德福特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生产NVH隔音棉等高分子材料及其零部件,是一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生产口罩的原材料主要是聚丙烯,目前,上汽通用五菱生产的部分产品中,正是采用了可用于医用用品的高规格材料聚丙烯来生产隔音棉。从原材料、生产技术的准备来说,其生产口罩具备很大优势,对生产线进行专业改造后即可快速启动生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口罩生产本身并非一个高端技术,跨界生产企业本身就具备一定改造生产的能力。有些企业本来就抱着“自产自销”或支援一线疫情防控为目的,可能疫情结束后就会撤掉口罩生产线。但也不乏有的企业为了利益蹭“口罩概念”的热点。在口罩缺口如此大且急迫的当下,必然也会出现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

  “企业一窝蜂转产口罩,在疫情结束之后,会存在一定的扩产风险。”盘和林告诉记者,国家也在推出优惠财税政策并承诺兜底采购企业过剩的医疗物资。比如,为了鼓励企业保质保量增加紧缺的重点医疗防护物资的生产,待疫情结束后,相关产品出现供应过剩,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购收储企业多生产的重点医疗防控物资。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