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望美国大选后的中美关系”线上研讨会(直播截图) |
中评社北京12月5日电(记者 郭至君)由中美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南海研究院、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中国学院和美国卡特中心协办的“展望美国大选后的中美关系”研讨会于美国东部时间12月3日上午9点在线举行。在开幕式上,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欧伦斯主持了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与哈佛大学教授埃里森的对话。之后,研讨会就“美国新政府下的中美战略博弈”(Outlook for U.S.-China Strategic Rivalry During Next Administration)进行了讨论,来自中美双方的资深学者陆续进行了发言。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的资深研究员史文表示,现在中美战略竞争的因素是非常明显的,那么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来减少它们的影响,同时保护每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和利益?几个相互关联的因素正在促成一种中美关系之中一种负面的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不会随着特朗普政府的结束而消失。这也是意识形态上的竞争,这种意识形态上的竞争日益渗透到两国关系中,并引发了双方的许多情感反应。我们可以讨论这些差距是什么,但我可能没有时间深入讨论这些因素所产生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
如今,双方在与对方打交道时,主要采取的是威慑措施,而不是安抚政策举措,这将进一步加深双方的不安全感。这就导致了这种恶性循环。现在,我们显然需要纠正威慑和安抚之间的不平衡,而不让任何一方流露出可能被利用的政治软弱。现在,有约束力的政府是否会提供一个新的机会,来实现从威慑到更平衡的威慑和安抚政策的转变?中方是否会利用本届政府提供的这一机遇?这是个大问题。史文说他似乎有理由有乐观的一面,希望中美能在气候变化、控制疾病大流行、贸易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合作。史文认为,尽管我们仍在为合作而竞争,但这种竞争的定义可能不是零和的,美国也不会把中国视为生存威胁。
现在,中国方面需要改变一些实际行为,用可证实的事实来消除西方和美国对中国各种“威胁”的误解,而不仅仅是用语言。史文提及了一个更消极的情况,那就是民主党中有一个很大的人权社区活动团体,这个团体肯定会向美国政府施压,要求其向北京方面施加更大压力。他认为美国政府在人权问题上,特别是针对中国,有一些事情需要说,需要做。但它如何处理这个问题至关重要。
“总之,我认为有机会以互利的方式改善两国关系,拜登政府可能会做一些事情来做到这一点,并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但这种走向更大竞争、更深竞争的势头,我认为肯定会继续下去。如何以可信、可核查的保证来最好地平衡两国方程式中威慑的一面,以帮助缓和双方的某些极端观点,再次成为问题的关键。”史文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