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新基建”对农村电商物流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http://www.CRNTT.com   2020-05-18 08:26:57


 
  另外,疫情期间对“无接触”配送模式的需求,提升了智能快递柜使用率,促使企业加快了配送机器人、无人机等的研发与应用。未来“无接触”配送的发展趋势,将丰富最后一公里的功能和商业模式,带来更多应用场景。“无接触”配送对末端最后一公里场景的改造,增强客户粘性和丰富物流末端生态。

  农村电商物流纵向多样化发展将促进乡村生活富裕化

  随着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连接农户、经纪人和其他乡村资源的各类电商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这种连接乡村农户共建农村生态的电商企业的出现和发展,给乡村和农户注入了新的思维和动能。农户们充分发挥主观创造能力,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来激发活力,在不同乡镇的优势基础上形成差异化、层级化格局,在区域、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形成竞争有序、互通有无和共促繁荣的格局。这一新型集体组织方式具有交易成本低、组织管理扁平化、时间地点无限制等优势,不但能形成组织优势还能融入竞争因素,在未来组织农户形成纵向一体化的竞争中具有较大的优势。

  在生产层面,农户将会被各种各样的农村生态电商组织起来。在融入生态电商的同时,农户依然能够依据平台市场信息做出个人决策,不断发挥个人创造能动性,从而使生态组织充满活力和竞争力。另外,农户借助生态电商优势,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可以形成农村特色的品牌化产品,以极低的成本建设一村一品,同时借助生态电商的组织资源创建村庄服务站,开展标准化的包装、检验和分拣等,并利用县内物流传递至县城电子商务配送中心,开展第二次等级标准化分拣和复检,再在第三方物流的基础上迅速进入地级市分包中心以实现三次抽检,最后通过地级市区域物流实现社区、实体店配送。消费者的购买渠道呈现多订单多站点消费的特点,农村到城市餐桌间实现了无缝衔接。这种实现农户组织纵向化的生态电商不仅可以使乡村百姓增加收入,还能让城市居民对餐桌上的食品安全放心。

  同时,目前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仍存在一些问题,客观上阻碍了农货上行电子商务发展。

  首先,农业生产分散性、规模小和季节性等特点,使得农村电商物流成本远高于城市物流成本,农村电商物流在农村区域需要的配送时间比较长,对物流需求的波动性也比较大。同时,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村物流具有个体规模小、分散性强、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低等特点。

  其次,由于农产品自身具有易腐性,我国农村冷链物流管理能力不高、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同时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没有充分盘活优化利用,农产品物流相对于美欧日等国家具有明显的高消耗性,水果、蔬菜在采摘、运输、仓储等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进一步增加了物流成本。

  第三,农村电商物流涉及农产品、农资和农户日常生活用品等产品,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农产品品类等的多样性,业务操作复杂程度高,业务主体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等特点,农村电商物流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低,无法形成从生产到零售的供应链协调管理。

  最后,农村电商物流发展存在着无序性和创新不足,管理制度简单复制城市电商物流,对农村生产生活习性考虑不足。如电商物流企业在村镇网点实施“以罚代管”,这种机制在农村电商物流快递单子较少和不易提供证据条件下,容易使快递职工得不到应有报酬,激励不足,惩罚有余,乡镇快递从业人员积极性不高。

  来源:人民网  作者:夏晓伦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