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张燕生:疫情后将面对一个不同的世界和中国
http://www.CRNTT.com   2020-04-25 10:34:39


 

  02

  疫情结束后我们会面对一个不一样的供应链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称,新冠肺炎大流行是二次大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危机。新冠疫情的直接影响造成了世界三大生产网络,即东亚、欧洲和北美生产网络产出和链接的大幅下跌、休止和停顿,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产生巨大不可预见的冲击。其直接影响是12个月、18个月还是36个月,其间接影响是否会持续更长尚不得而知。但已经确定的事实是,疫情蔓延扩散所到之处,必然导致当地和跨境物流、商流和人流的中断,导致当地和跨境的消费、投资、进口和服务的中断,导致当地和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中断,进而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由于疫情影响导致全球经济急剧深度衰退,严重打击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信心,孤立主义、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国际经贸冲突可能再次升级,从而加速了全球化倒退和收缩,甚至加快逆全球化进程。疫情结束后,世界各国将做出具有长期性、战略性和全局性影响的供应链全球布局的调整。

  一是疫情结束后,越来越多的国家会把确保供应链国家安全上升为重大系统性风险应对战略加以实施。这次新冠疫情影响有一个特点,参与全球化工序分工体系越深、技术和产业复杂性越高、供应链越长、对全球综合物流网络依赖越大的行业受影响越大。因此,预期疫情结束后,战略性产业供应链回归本土、一些行业供应链布局的安全考量高于效率考量、强调关键核心环节自给自足将成为新趋势,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以实施和制度保证。

  二是疫情结束后,科技“逆全球化”趋势可能会全面凸显。一方面,疫情加强了疫苗和药品研发的国际合作与竞争;另一方面,新冠病毒来源的“甩锅”现象会加剧大国之间对立冲突。其中,“科技是决定大国生死存亡的关键领域”。疫情结束后,世界主要大国会重构国家科技供应链体系,强化其全球科技主导力将成为新趋势。不仅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等具有公共科学技术知识领域,而且包括企业开发试验研究、共性技术和公共技术研究领域都加强了安全防范措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