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2月24日电/近日,所谓疟原虫抗癌疗法在社会上受到关注。有关人员称,可以通过让人感染疟原虫来“以毒攻毒”治疗晚期癌症,一些癌症患者参与临床试验。
这个话题持续引发热议,支持与质疑声此起彼伏。所谓疟原虫抗癌疗法究竟是什么原理?是否可靠?临床试验是否安全?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了医学专家和相关人士。
疟疾疗法“前世今生”
根据有关人员的介绍,疟疾免疫疗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疟原虫作为媒介,“唤醒”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并降低肿瘤细胞的反制作用,同时阻断肿瘤血管的生成。他们称,参与临床试验的首批10名病人中,有5人治疗效果明显,其中2人可能被治愈。
事实上,疟疾疗法这个概念并非新鲜。1917年,奥地利医生朱利叶斯·瓦格纳-尧雷格发现,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发烧能够治疗梅毒引起的麻痹性痴呆,并因此获得192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受此启发,20世纪80年代初期,被美国医院解聘并吊销医师资格的外科医生亨利·海姆利希提出了“疟疾疗法”,声称注射疟原虫可诱发疟疾高热,由此刺激免疫系统有效对抗艾滋病、莱姆病和癌症。
亨利的儿子彼得·海姆利希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外科医生起家的父亲在免疫学方面并没有任何从医背景,也没接受过相关培训。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亨利曾前往墨西哥推广癌症和莱姆病的“疟疾疗法”,秘密开展人体试验,后被墨西哥政府禁止。
后来,亨利还在埃塞俄比亚、加蓬等非洲国家开展了疟疾治疗艾滋病的秘密试验,因媒体的批评报道而被叫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