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九名"金融虎"已落马 未来中央如何布局?
http://www.CRNTT.com   2019-01-18 14:27:52


 
  2016年1月,时任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反腐败和金融是相关的,腐败问题必然导致金融一些暗箱操作,引起一些不正常的现象……金融领域反腐败只有深入进行……一定会深入开展下去。”

  2017年,银监会接连迎来两位中央纪委“打虎猛将”。当年9月末,中央纪委“反腐老将”李欣然出任中央纪委驻银监会纪检组组长、银监会党委委员,随后12月,中央纪委组织部原部长周亮出任银监会副主席。舆论据此判断金融反腐将会升级。

   据媒体统计,从2013年5月到2017年5月,四年间,仅中央纪委网站通报的落马金融监管官员和国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就有至少35人,其中,包括原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原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原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原银监会主席助理杨家才在内的监管层官员有12人;中国农业银行原副行长杨琨,国开行原监事长姚中民等银行领域10人;人保集团原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裁王银成,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原副总经理戴春宁等保险公司4人,投资机构7人,其他相关政府部门2人。

  十九大以来,刮向金融圈子的反腐风暴仍在持续。2017年12月,中国建设银行山东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薛峰落马;2018年4月,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被查。2018年10月15日,赖小民被“双开”,通报指其擅权妄为、腐化堕落、道德败坏、生活奢靡,甘于被“围猎”,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相互交织,群众反映特别强烈、腐败问题特别严重、性质特别恶劣。

  赖小民、杨家才、项俊波、王银成、姚中民、姚刚、张育军、戴春宁、杨琨,近年来金融领域至少已有九名中管干部落马,意味着金融领域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已进入反腐深水区,并将继续纵深发展。

  金融领域为何成为反腐工作重点?下一步如何布局?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血脉,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同时,金融业又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涟漪效应、外溢效应明显,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殊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金融安全,多次强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新华社曾发表评论指出,作为金钱与权力深度纠缠、利益和资源相对集中的“高地”,金融领域腐败案件“含金量”高,涉案金额大。这类腐败还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不仅打击难度大,而且令市场无法有效发挥配置金融资源的作用,沦为部分资本大鳄巧取豪夺的工具,为资本“脱实向虚”推波助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