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
中评社北京1月27日电/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党员干部要带头以更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担起时代重任,不负人民所托,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人民日报发表特约高级编辑邵景均文章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最重要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深刻体悟贯穿其中的人民至上、历史自觉、实事求是、问题导向、战略思维、斗争精神,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做好工作的理念思路、举措办法和科学方法。应通过学习和对照检查,端正思想认识,振奋精神状态,做到不忘初心、坚定信心、勠力同心。
文章提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需要万众一心加油干。经过新中国70年的努力奋斗,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迈上1万美元的台阶。“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人民是我们事业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全中国人民共同努力,必须广泛团结各族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协力,携手共进。
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需要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水平。当前,中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一些领域存在的短板影响和制约着全局的健康发展。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群众生产生活中还有不少需要重视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要发挥政府作用保基本,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全面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加强各部门和各项政策的协调配合。改进领导经济工作的方式方法,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持续为基层减负,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资源真正用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来。
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的关键,是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经过多年不懈努力,脱贫攻坚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重要位置,提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政治高度,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建立“五级书记抓脱贫”的机制,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方式,脱贫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2019年,全国又有340个左右贫困县摘帽、1109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精准扶贫成效显着。但也要看到,随着脱贫攻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咬定目标不放松,既保证如期脱贫又减少和防止返贫,既不降低标准又不吊高胃口。严格把好贫困县退出关,严格执行贫困退出标准和程序,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一鼓作气实现既定脱贫目标。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坚持贫困县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确保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