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陆百甫:中国将迎来又一个历史性时刻
http://www.CRNTT.com   2020-10-10 14:58:31


 

  当然,还有许多这方面的建设工作,不再一一列举。

  第六,尽管新中国前30年在党和国家领导下,在广大农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的努力下,我国农村面貌出现了过去2000年所没有过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长期的积贫积弱,我国广大农村除少数真正脱贫以外,大多数农村仍然没有彻底摆脱贫困状态。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城乡差距拉大,城乡割裂加重,城乡矛盾显现,农村落后问题、农民收入低下问题等更加突出。再加上较长一段时间,我们在农村工作当中还是存在“左”的政策的偏差,急于求成搞所谓的“向共产主义过渡”,推行人民公社体制模式,生产体制严重不适应尚处在小农生产状态的中国广大农村现实。所以,农业生产搞“大呼隆”,农民分配搞平均主义,农村工作搞“一刀切”。农民的利益与生产责任、生产付出严重脱节,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所以,农村体制必须改革,这就是为什么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

  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 并取得成功

  中国发展观察:农民贫困,整个国家也不可能富足。正是农村改革的成功,使农民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那么,农村改革从哪些方面推进了脱贫以及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陆百甫: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并取得成功。

  首先,中国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中国农村改革拉开序幕并取得成功,为中国全面改革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并为中国城市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同时,农村改革的推进,也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准备了条件。在农村改革的推进下,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也同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中国农村开始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中国农村改革的终极目标,从一开始就十分明确,那就是彻底摆脱农村贫困落后面貌,走上小康致富之路。路径也十分明朗,就是脱贫—温饱—奔小康。在生产方式上,经历了从包产到户,到而后的双层经营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前些年土地“三权分置”,建立专业合作社,大户经营的家庭农场等。这一切体制改革,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体制保障和经营环境保障。

  其次,中国农村脱贫奔小康起点很低。在改革之初,中国整体上还是“8亿农民搞饭吃”的状况。而在这8亿农民中,有80%还处在“中国标准”的贫困线及以下的极低收入状况,也就是说没有达到温饱程度。在正常年景还可能温饱,多数年景还达不到温饱。

  在这种状况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针对整个中国现状,尤其是中国广大农村的现实,制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步走”战略,并且响亮地提出了第一步首先解决温饱问题。这是第一次,作为国家战略喊出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全国总动员、总进军的目标口号。也就是今天我们正在攻坚的“夺取脱贫奔小康全面胜利”的国家行动的起始点。接下来,我们国家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奋力拼搏,到党的十八大召开前,我国广大农民已经有80%—90%实现了脱贫奔小康,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