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需警惕,不收割全球美国难以度过这次危机
http://www.CRNTT.com   2020-06-02 08:10:40


 
  四

  这次疫情对美国的第三个重大冲击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危机。

  美国目前申领失业救济金的人数已经超过了4000万,失业率已经超过了14%,这是自1948年有记录以来最高的。

  一季度美国GDP下跌了4.8%,这看上去并不是很严重,但请注意,这是一季度的GDP,要知道美国疫情最严重的纽约市,直到3月22日才发布居家令(离一季度结束只有八天),也就是说,整个一季度,其实美国经济基本上还是正常运转的。

  那大家再想想,美国经济陷入停滞的四月和五月份,会给二季度带来何种影响呢?如果按照高盛的预测,美国第二季度GDP将下跌34%,其他官方和民间机构的预测都高于高盛的预测,有的机构直接预测二季度美国GDP将萎缩40%。

  失业率方面,特朗普总统的高级经济顾问哈希特预测,第二季度美国失业率将达到20%。按照刚刚公布的数据,美国4月商品出口环比下降25.2%,进口下降14.3%。

  其他的数据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现实的情况就是,历史最高的失业率,历史最低的增长率,历史罕见的出口萎缩,这对于美国这样繁荣了上百年的超级大国来说,所带来的震动是历史性的。

  如果二季度美国GDP下跌超过了30%,中国GDP增速只要不低于0,中国GDP就将可能超过美国,这恐怕也是一次标志性的事件,意味着中国时隔三百年,再次登顶GDP世界第一。

  假设二季度中国GDP超过美国,虽然这属于非常时期,并不具有持续性,但美国和全球都将再次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国家是中国,而不是日本、德国、印度等等。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第二超越第一,不总是由于第二发展较快,还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第一犯了致命的错误,遭遇了重大挫败。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美国更加因自己的失败而记恨中国,就会促使美国将采取更加极端的方式来解决经济问题和出台更多针对中国的负面政策。

  五

  好,上面的部分,我只是跟大家说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这次疫情对美国带来的冲击,是美国自建国以来都未曾遇到过的。

  很多人可能又要反驳了,难道美国的南北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年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越南战争等等,对经济的冲击都没有这次疫情严重?那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大家耳熟能详的这些历史重大冲击,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没有此次疫情的冲击大。

  比如1861年至1865年的南北战争,在战争进行得最激烈的1862、1863、1864这三年里,美国GDP的名义增长率分别是11.8%、18.4%和18.3%,这样的增长率意味着什么呢,如果你去看历史数据,这样的增长率往前十年没有,往后三十年也没出现过。

  等南北战争结束的时候,1866年的GDP,是南北战争开打前1860年的两倍。也可以这么说,对于美国这样的国家来说,战争从来都是解决危机的方式,而不是简单的制造危机。

  如果再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那大家也可以去看看历史数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具体时间是1914年7月~1918年11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十年里,美国GDP的增速连8%都不到,1913年只增长了4.7%,1914年是负的6.8%,但请注意,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最激烈的1915年至1918年,美国GDP的增速分别达到了6%、28.3%、20.3%和27%。更神奇的是,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经济增速迅速滑落,1919年美国GDP增速跌到了只有3.3%。

  如果美国的南北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还不能说明问题,那我们再来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爆发,美国参战是在1941年,在美国参战之前的1937至1940年这四年里,美国平均GDP增速是5.1%。我们再来看看美国参战之后的1941年至1944年这四年,美国GDP的平均增速达到了惊人的21.2%,增速是未参战之前的4倍多。

  这就是至今为什么美国那么热衷于战争的根本原因。

  六

  当然,美国还有两次大危机,一次是1929年的大萧条,另一次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越战危机。

  越战危机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是战争危机,而是财政危机。因为道理很简单,越南根本无法给美国带来实质性威胁,所以美国介入越南战争,是非常主动的消耗,这就类似于打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说白了,就是一个愿意花多少钱的问题,全民参与感不高,跟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或南北战争等调动起来的工业规模和民众参与度,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到最后,表现出来的是财政危机。

  因此,我们要分析越南战争,以及阿富汗、伊拉克战争等,给美国带来的危机,就不能参照一战和二战这种战争,以及南北战争,更应该参照的是1929年大萧条。

  那我就告诉大家,美国是如何度过1929年大萧条,以及越战等财政危机的。

  如果说要分析1929年美国大萧条的问题,大家一下子会想到“罗斯福新政”,但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的是,罗斯福新政的具体内容,那我告诉你,罗斯福新政的第一条就是,“整顿银行与金融系,下令银行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并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

  请注意,这里面关于整顿银行与金融系等等,都是很常规的做法,重点是最后一句:“放弃金本位,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

  罗斯福新政是在1933年开始实施的,在此之前的三年里,美国GDP平均增长率是负的17%,而罗斯福新政实施的第一年,美国GDP就迅速反弹到了负的4%,后面三年,也就是1934至1936年,美国GDP的平均增长率已经达到了15%。

  很多人可能会说,罗斯福新政有很多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振兴等等,但其实这些措施,在胡佛时代就已经在搞了,那个时候本身也是美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黄金年代。著名的胡佛大坝1932年建成。

  至于工业振兴等,振兴什么呢?美国当时已经是全球第一大工业产出国,还要怎么振兴呢?很简单,要振兴的是出口,大萧条本身的背景就是产能过剩,你还要振兴继续加大生产?不是的,要振兴的是输出过剩产能,带动国内就业人口,才能刺激消费,经济复苏。而这一切都需要疯狂的印刷货币,但货币放水又受制于当时的金本位,所以废除金本位就变成了整个问题的核心。

  说完罗斯福新政,我们再看看美国是如何走出越战危机的。

  在说越战危机之前,大家还应该了解一个事情,那就是1944年,美国为了让美元成为唯一的全球储备和结算货币,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其他国家的货币跟美元挂钩,美元跟黄金固定比例兑换,这就使得大家不得不相信美元,因为一方面二战结束后全球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挑战美国的政治意图,另一方面美国承诺任何时候,任何国家都可以拿着35美元,到美国换取1盎司黄金。也就是说,我(美国)要求你们相信美元,不仅是因为我足够的强大,还因为美元跟黄金挂钩,你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于是,美元走向了世界,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货币。但随着越南战争的消耗越来越大,而收益越来越低,美国只能依靠多印美元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可是全球各国都非常清楚美国这么做意味着什么,于是大家就开始把手上的美元,拿到美国兑换成黄金,然后运回自己的国家。这使得美国的黄金储备从二战结束时的2万吨,迅速下降到了不到1万吨。

  然而,美国既不想自己的黄金储备全部流失,也不想自己多印货币,促使美元贬值的策略遭遇阻碍,因此,到了1971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宣布放弃布雷顿森林协议承诺,也就是不再承诺35美元就能在美国兑换1盎司黄金,黄金价格自由浮动。

  结果就是,美国开始采取更大规模的货币刺激计划,黄金价格在而后的十年里,飙升了接近20倍,原油价格也飙升了5倍。与此同时,美国逐步走出了越战危机,自美国宣布放弃美元跟黄金的固定兑换比例之后,从1972年至1979年,美国GDP年平均增速达到了11%,而在此之前的十年里,美国GDP平均增速只有不到7%。

  类似的,再比如2001年开始的阿富汗战争,以及2003年开始的伊拉克战争,美国是如何解决这种消耗的呢?其实也非常简单,你去看美元走势,从2001年至2004年,美元贬值了超过30%(这是美元哦),黄金和原油的价格都翻倍的往上涨。

  因此,美国解决危机的办法,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和气生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择手段的。

  七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有点乱,一会说美国疫情很严重,一会说美国经济遭遇重创,一会又说到战争和美国经济增长,最后又扯到了黄金和美元。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如果没有这些铺垫,你就很难搞清楚,美国正在陷入什么样的危机,而最有可能会采取什么方式来完成经济复苏。

  首先,我已经明确的分析了,这次疫情对美国带来的影响,远比我们所看到的要严重得多,对美国经济的冲击是史无前例的。

  其次,美国应对自身发展瓶颈和摆脱重大危机的方式总结起来无非是两种,一个是参与战争,另一个是利用金融货币货币工具。

  而这两种选择,必将给人类,或全球经济,带来极大的冲击,对于正在高速发展,还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中国来说,全球经济和政治层面的任何改变,都是巨大的风险,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搞清楚这里面逻辑关系的原因。

  关于战争的问题,至少我目前看到的很多分析,是很难跟美国的战略思维契合的,我等会详细说。先说一下金融货币的方式,这一方式美国目前已经非常明显的在使用。

  美联储大幅降息,购买各类资产,财政领域扩大赤字等,我就不用多说了,这是最基本的常规操作。我重点讲一下美国下一轮会如何在金融市场割全球韭菜的问题。

  说白了,就是美国在国内需求无法复苏,出口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如何向世界其他国家“搞钱”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抓住了核心,也是不难理解的。

  大家可以去看看特朗普这次对美元态度的大转变,特朗普的原话是,“现在是美元走强的大好时机。所有人都想持有美元,因为我们保持了美元的强势。”

  问题是,自特朗普上台以来,就一直要求美联储采取更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明确要求美联储制定促使美元贬值的策略。

  可能很多人又不理解了,在前面的内容里面,不是说美国解决1929年大萧条、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越战危机,以及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带来的财政消耗,不都是用美元贬值这一招吗?怎么现在又说美国搞强势美元就成了割韭菜呢?

  请注意,1929年的大萧条,以及70年代的越战危机,实际上更大的背景是,美国的竞争力主要是实体出口领域,这种背景下,货币贬值可以刺激出口,对美国是有利的。阿富汗、伊拉克战争期间,全球诸多国家都支持美国,美国国债也不愁卖,所以美元贬值可以降低美国的负债成本。

  但现在不同了,你看2008年的金融危机,美国用美元贬值来解决问题了吗?没有,反而是用强势美元的方式解决,2008年至2016年,美元飙升了超过40%。

  道理很简单,现在的美国,指望实体出口来解决危机已不太现实,而强大的资本市场,就成了美国度过危机的重要抓手,这种背景下,美国更多的是要用强势美元吸引资本回流美国,而不是用美元贬值来刺激出口。

  如不出意外,美国至少还要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的强势美元,来稳定股市等资本市场,然后等到实体经济全面开工,出口企业开始运作的时候,再抛售股票,然后美元再贬值,刺激出口。

  这相当于是割了两波韭菜,一次是用强势美元割全球股票投资者的韭菜,另一波是用美元贬值来割全球实体消费者的韭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