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嘉兴平湖:所有行政村年经常性收入超百万元
http://www.CRNTT.com   2019-01-21 09:15:31


 
  家底丰厚了,还得保值增值。沈家弄村有一条“规矩”:每轮租赁合同到期后,租金上浮10%。“规矩”虽硬,沈家弄村的商铺、厂房却从不愁租。凭着村级资产保值增值运行机制,近三年,沈家弄村集体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

  芦湾村依靠新仓镇工业园区,建设了1万多平方米标准厂房。如今,每年仅租金收益就高达150万元……据了解,眼下在平湖,激活“沉睡资源”、发展物业经济致富的村有27个。

  隔山打牛 一个到抱团

  “春节后,我们村的水利站就得采买新的水管水阀,需要20万元。这钱……”“放心,钱早准备好了!”对着工作人员的“讨债”,曹桥街道孔家堰村的“当家人”褚寿根回答得比往年硬气许多。

  这背后,是孔家堰村集体收入首次突破百万元,一跃至214万元。褚寿根坦言,作为一个纯农业村,孔家堰村的秘诀无二,全靠“飞地抱团”。

  孔家堰村曾是平湖养猪最多的村。那时,家家户户搭猪棚,违建面积多达5.8万平方米。随着“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的深入推进,违建拆除了,生猪退养了,但致富的曙光在哪里?

  2016年,平湖在全市推广开展“飞地抱团”,各村把零星的建设用地指标,“飞”到平湖经开区建标准厂房,用地指标置换,折算资金入股,每年获得不菲的分红。

  彼时,刚当上村党总支书记的褚寿根打算将半亩多土地“飞”入抱团项目,然而村里阻力很大。为了赢得支持,他邀请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开会,以租用老村部的纸箱厂为例,给大家算了笔明明白白的经济账,解开了大伙心里的“疙瘩”,这才得以放“飞”土地。

  一年后,首笔5.3万元分红到账,村里反对的声音日渐消弭。此后,孔家堰村又将复垦的14.59亩土地,通过五轮“飞地抱团”入股。2018年,凭借“飞地”,孔家堰村收入155.6万元,占当年村集体收入的64%。

  “‘飞地抱团’既给偏远村落带来‘异地’增收的可能,又帮助先发地区缓解用地紧缺的窘境。”平湖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在平湖,已有38个村采用这一方法。如今,“飞地抱团”正瞄准低收入家庭,从单纯的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到精准扶贫。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