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大华网路报:美选后蔡政府须慎谋应变
http://www.CRNTT.com   2020-10-31 09:52:23


 
  以上所举数端,正是反映了美国主流媒体敦促选民11月3日出门投票,力阻川普连任的背景。惟大选决胜因素复杂,加以拜登个人的政治魅力稍嫌不足,公开发言偶现口误引发健康疑虑,又爆出儿子杭特扑朔迷离的“电邮门”传闻,因此,尽管拜登在过去几个月民调一路领先,但许多选情观察家从股市释出的讯号分析,川普还是有可能胜选连任。

  特别是,川普提名的巴雷特(Amy Barrett)出任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人事案,日前在参议院以52票赞成、48票反对,顺利过关,被媒体形容是川普赢得大选前关键的一场胜利,使得即将登场的选举投票,更呈现55波的紧绷态势。对向来诡谲多变的美国总统大选来说,就算进入倒数几天,仍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戏剧性变化,例如1980年加州州长雷根竞选总统时,在投票前夕民调还落后卡特8个百分点,最后雷根却获得压倒性胜利。这是在观察及臆测此次美国大选,不能不列入的重要参考指标。

  对台湾而言,此次美国大选,不论是川普逆转连任或是拜登胜选变天,美台关系持续紧密合作的主调应不致发生重大改变,但美国反中大战略极可能进行适度调整,逐步回归过往“竞争/合作”的互动架构。被多数美国学者专家批评“中国政策彻底失败”的川普即使连任,恐怕也不得不改弦易辙;而拜登如能顺利入主白宫,势必重新修正对中国政策,建立新的架构处理美中紧张关系,换言之,拜登虽会持续对中国的强硬立场,争取盟邦加入联合阵线,挑战中国近年来的强势作为,但也将在符合美国利益的领域与中国合作。因此,美国大选结果与美台关系发展之间,必然无可避免会产生连动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当美国对大陆强硬派在华府外交圈占绝对上风之际,一群主张继续与中国接触的美国学者集体投书“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杂志,驳斥鹰派强硬遏制中国的论调,认为“川普政府反中过了头,侵犯是对北京的错误回应(Aggression is the Wrong Response to Beijing),只会适得其反”。可以预料,11月3日选后的美国新政府(无论川普连任或拜登胜出),在经过两派论辩后,将回到与中国大陆正常交往的轨道;这也是4年多来自甘随川普起舞,强行“反中仇陆”路线的蔡英文政府,不能不务实面对、并重新思考调整战略的美中台三方互动新局。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