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把握新时代融合发展与和平发展内涵转型升级
http://www.CRNTT.com   2023-12-04 11:51:48


 
  第四,和平发展更立足和平统一,融合发展更立足兼顾各种统一方式。这是国际形势和台湾岛内环境变化所致。当初立足和平统一提出和平发展主张,有其历史原因;融合发展兼顾其他方式统一,更是现实所致。在推进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逐步解决台湾问题这个大目标框架下,融合发展固然也要努力地或者首先要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考虑到国际形势及台湾形势的剧烈变化,以非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提前解决、猝然解决等一系列可能性日渐上升,“兼顾”是必须的选择,也是必然的选择。同时,兼顾各种统一方式推进融合发展,也是告诉大家,非和平方式的解决与融合发展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非此即彼的关系。统一前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越有成效,和平统一越有可能。即便将来台湾问题真的是以非和平方式解决的,目前融合发展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这些工作有利于在台湾岛内巩固发展反对“台独”、反对干预、稳定两岸关系的社会基础,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时刻台湾岛内有呼应的社会基础,有利于统一后台湾长治久安。我们的工作越有成效,非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阻力就会越小,困难就会越少,临时管制的过渡期就会越短。最终无论采取“一国两制”还是“一国一制”管治制度,都会更顺利。所以,即便将来某一时刻大陆方面决策以非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只要有条件,融合发展的工作还是要做,一直做到最后的时刻。融合有利于发展,发展有利于融合。在历经遭遇、历经沧桑的台湾地区上,两岸融合发展将是一个持久的任务。

  第五,和平发展更关注统一前过渡时期,融合发展更关注兼顾统一前、统一时推进进程及统一后台湾长治久安的一体化、联动性关系。道理同前述。和平发展考虑统一前多一些,融合发展更强调兼顾统一后台湾地区的长治久安。大陆方面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主张,主要动因在“统”与“治”。融合发展所推动的统一,是高质量的统一,是在心灵契合基础上的统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是对国家对民族负责任的党和政府,不会为统一而统一,会力避遗留重大仇恨、创伤、政治动荡和分裂后患的统一。而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舆论的宣传、统一条件的创造和累积、解决台湾问题时机和方式的把握、统一后台湾管治体制机制的设计等配套举措。其中根本的一条,就是统一前努力推动两岸关系融合发展,通过融合发展实现两岸各方面关系体制机制的融合、同胞心灵的契合、两岸认同的回归。这就要求我们推进两岸融合发展时,设计相关政策、制度、机制,推出相关重大举措,落实相关需求要求等等,都要切实考虑到统一前两岸关系稳定发展、解决台湾问题的“临门一脚”以及特殊过渡时期的平稳顺畅、统一之后台湾同胞安居乐业的需求,尽早让台湾同胞的心安下来,气顺过来,认同彻底转过来。要全面地、一以贯之地思考处理相关问题,坚决克服形而上学、碎片式倾向,这也是对对台大局意识、战略意识、规划意识、系统工程意识的考验。

  第六,和平发展更重视照顾两岸个性,融合发展更重视建构两岸共性。这也是历史条件使然。“一切正确的思想,都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毛泽东语)。和平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只有尊重两岸的个性,才能增进彼此瞭解、理解和情感,也只有尊重两岸个性,才能为更持久地消除两岸不应有的差异、误解和猜忌,建构更多的共识和认同,奠定基础。这也是“一国两制”的重要逻辑。“一国两制”是对两岸最基本的个性——不同政治制度的尊重,目的是和平地消除政治制度差异给统一带来的障碍,实现和平统一。和平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强调个性的尊重,重在降低疑虑、增进情感、稳定关系、培植认同。但和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特别是前所未有临近两岸统一的融合发展阶段,就要把重心转移到建构塑造两岸共性了。要在两岸关系和人民认知的各个层面建构共性,特别是“一国两制”基础上建构政治制度认同的基础和认知。要瞄准“一国两制”这个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推进两岸经济、社会、文化、安全、涉外、政治诸领域关系的融合与发展,努力培植“同属一国、一国两制、中国人认同下”的共识,尊重“一国两制”范畴内的个性,淡化和消除一切层面不合时宜的差异,当融则融,当合则合,当异则异。而做到这一切,需要一个系统的诸要素梳理和政策制度设计。

  第七,和平发展更鼓励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各显神通,融合发展更强调总体战、精准战。也就是对地方、行业对台工作与整体对台工作之间关系的定位和处理有所不同。早期和平发展的要求部署相对宏观一些,粗放一些,融合发展阶段则更重总体设计,全国一盘棋,一张蓝图绘到底。既要有总体战的观念,也要有精准战的观念。既注重从部署和要求上把举国体制的优势切实发挥出来,又针对不同地方、行业在对台工作中的不同优势、地位和不可替代作用,提出融合发展的不同的任务要求和具体部署;短、中、长期规划并举,纳入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全局之中。比如福建,要求和部署就比以往更系统、更全面、更具体、更有操作性,当然也更艰巨。一个更富强、更民主、更文明、更和谐、更美丽的多数台湾同胞的原乡福建成为现实,不但将使“台独”分裂势力绝望,极大压缩其操弄议题的空间,也将给国际干涉势力以震撼教育,使其难以在两岸之间做“满意”的文章。更具体、更精准的融合发展政策施策,必将收获更扎实、更有力的成果。

  第八,从对台工作角度给福建的建设的几点建言。更好地发挥福建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中的作用,习总书记有指示,中央有部署,大陆人民有期望,台湾同胞也在看。新的时代,福建的建设环境,包括对台工作,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就是祖国的统一大业到了关键时刻,台湾社会对祖国的分离倾向在今后一段时期是否会出现可喜的转折性变化,也有赖于福建的建设发展和对台工作。当台湾同胞的原乡建设得比其居住地、出生地台湾还好,还公平正义,还有明天的希望的时候,就是这种转折到来的那一刻。所谓地利,就是福建距台湾最近、海空交通最便捷、两岸经济布局连接最有条件,这些年来,国家和福建各级投入很大力量发展福建、打通两岸,福建的一些条件是其他任何地方经过任何努力所达不到的。所谓人和,就是绝大多数台湾同胞来自福建、常驻或往来大陆首选福建。更重要的是,福建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都高度重视对台工作,普遍干劲十足、期望很大;全国人民支持福建开展对台工作,期盼福建以更高的速度发展,尽快超越台湾。得天独厚的福建完全可能而且应该通过率先发展为对台工作做出更大贡献。福建作为对台工作的首善之区,在贯彻中央意图、推进各项建设、吸引台湾同胞、推进统一大业以及支持国防建设、巩固反“独”遏“独”防线等各方面,都应该走在全国前列。福建作为台胞融入祖国大陆的首选之所,应该成为台胞享受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发展红利、融入两岸社会生活、构建两岸经济社会融合体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沃土。而实现这样的目标,有赖于福建成为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领跑之省。祖国大陆、福建老家应该成为台湾同胞特别是福佬族群引以为豪的地方、内心向往的地方,不应是他们可以“居高临下”的地方、“看不起”的地方。建议:

  1.福建在省级治理体制机制改革中做先驱。福建作为享受特殊政策的地方,假如在这方面闯出一条有特色的路子来,将功莫大焉。

  2.把大多数台湾同胞的祖籍地漳泉地区的建设突出出来。这在对台工作中的战略意义不言自明。藉助福建“示范区”建设东风,实施“厦漳泉金特别经济区”计划,推出更加优惠和有针对性的政策,举福建乃至全国之力,发挥横跨海峡两岸之优势,以祖国大陆市场为腹地、福建市场为枢纽、海外市场为辅助,形成东南沿海发展高地,对台湾本岛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人文乃至政治虹吸效应,为促成由点及面解决台湾问题累积条件。

  3.实施“对台工作大福建”计划。利用对台工作便利,把福建定位为两岸各方面交流的营运中心,成为覆盖福建周边及更远其他省区的运转枢纽,也成为台湾地区通向大陆其他省区的运转枢纽。

  4.启动两岸大交通大通信工程论证及推进工作。海陆空并举、经济社会人文交流全覆盖,大力采用先进技术,建设世界一流人流物流财流信息流平台。不见得非要等待台湾岛内政治社会条件水到渠成再实际推进,要用实际的推进促成岛内这种政治社会氛围的形成。

  5.在弘扬中华文化中发挥连接两岸的特殊作用。在福建建设一所一流的中华文化研究院、一所一流的中华文化大学、一座一流的中华文化示范体验区,同时探索出在社会各层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效机制和套路做法。

  6.启动城乡文明建设特别工程。结合对台工作需要,构建福建的特色文明工程,就像当年的“三明经验”一样,拿出一套福建的文明建设模式。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3年9月号,总第309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