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进入“低欲望社会”?那是不懂时下国人的消费
http://www.CRNTT.com   2019-10-16 08:04:57


  中评社北京10月16日电/城市广场的店铺里,曾经顾客络绎不绝的名牌服装店门,现在人变少了;以前高高在上的高档餐厅,也因为顾客变少,做起了团购活动;年轻人不再去攀比买包包,转而购买几十元一个的盲盒……这些现象让一些人惊呼:低欲望社会来临了。

  某种程度上,这些现象是因为新一代年轻人思想观念的转变,产生出更加多样化的生活追求。但更重要的是,这种低欲望,本质上是欲望的转型,而不是欲望的消失。

  中国经济数据不支持“低欲望社会”结论

  “低欲望社会”这个词,源于著名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出版的同名社会观察类畅销名作。在书中,大前研一眼中的日本,高端专卖店和百货公司不复当年热闹,取而代之的是随处可见的百元店,与人气超高的优衣库、遍地开花的便利店。下班后,男人们也不再愿意出去交际,宁愿待在家里;城市的夜生活远不如当年红火,光顾夜店的男性明显比20多年前少了很多。

  与消费方式一起改变的,还有日本人的观念,日本人不再追大牌,转而开始崇尚“极简主义”“断舍离”。大前研一将这些现象概要性地归结为一个词,“低欲望社会”——即人口减少、超高龄化、失去上进心和欲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不过,中国与日本并不相同。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飞速发展,中国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民众生活水平也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952年至2018年,中国人均GDP从119元提高到6.46万元,实际增长70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经济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2018年,中国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的水平,排名世界第74位。离日本人均4万美元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有发展空间,就意味着机会,有机会就会促使人产生创造财富的欲望。所以,这些数据都意味着,中国既不应该说进入“低欲望社会”,实际上,也不可能是低欲望社会。中国人还需要奋斗,中国经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更具体的经济数据,也并不支持低欲望社会的观点。

  今年国庆假期期间,多项消费数据创下新高:10月1日至7日,全国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7%。黄金周期间,重庆、青海、湖北、四川和江苏等地重点监测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7.0%、16.3%、15.7%、14.0%和11.3%。某移动支付平台发布的2019国庆黄金周出境游报告显示,“十一”期间,国人出境游移动支付消费再创新高,人均支付接近2500元,同比去年增长14%;单笔消费金额同比增幅达11%。这些数字都显示出消费并未呈现出“低欲望”,而是出现某种程度上的转移。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