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聚焦粮食安全 
http://www.CRNTT.com   2020-12-19 10:07:18


 
  “目前中国的种业企业比较弱小,研发能力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较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宋敏表示,中国的育种成果在国际上申请专利的比例很小,国际种业市场集中在几个大型跨国公司手中,中国的种业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很低。

  叶兴庆表示,目前发达国家已经把大量种子功能基因注册申请专利,如果将来中国需要提高农作物的某方面性能,就需要购买国外的知识产权,就有可能陷入“卡脖子”的境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可见,要打一场“种业翻身仗”,中国高层或将对提升种业科技水平、加强种业研发有更大布局。

  “要打‘翻身仗’,就要对种业的薄弱环节进行改善加强。”李国祥表示,育种工作以企业为主,目前中国的种业企业研发力量不足,要加强科研力量和企业的结合。中国的育种基地还不够健全,需要进一步加强育种基地建设。

  宋敏表示,中国目前自主创新品种很多,但是质量较低,缺乏原始创新,很多属于低水平的重复,下一步应加强自主创新,多一些原始创新,多培育一些比较大的新品种,要加强市场主体培育,以企业为主体来创新,还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对企业创新利益的保护。

  叶兴庆表示,提高种业创新水平,关键要深化改革,其中有三方面工作需要加强:一是把高校、科研院所的育种研发资源引向种业企业,实现产学研融合,使种业的研发更好市场化;二是改善评价和激励机制,农作物新品种的评审要更多突出需求导向和市场导向;三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从国家层面加大对种业等重大关键环节研发的支持力度,培养大国优势,克服种业市场“小、散、乱”的弊端。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