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http://www.CRNTT.com   2020-12-19 09:06:14


 
  准确把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

  文章分析,总的来看,《建议》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对“十四五”时期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一,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建立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核心和关键在于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使作为国民经济细胞的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一方面,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切实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另一方面,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激发民营企业活力。

  第二,完善宏观经济治理。科学有效的宏观经济治理是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提升宏观经济治理能力,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预期管理,完善逆周期调节,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第三,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必须建立现代财税体制,更加彰显统一完整、权责对等、高效公平、公开透明等特征,更好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重点是要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更好发挥现代财税体制在贯彻国家战略、资源配置、财力保障和宏观调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有效支撑。金融是现代经济体系的血脉,必须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保障金融稳定和国家安全。现代市场经济,不仅表现在商品市场组织结构、经营业态、交易方式等方面的不断创新,更突出地表现在生产要素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高度发展和不断深化,需要大力发展组织严密、结构完善、运作规范、监管严格的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第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运转的基础。要围绕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完善现代化市场监管体制,着力疏通堵点,畅通市场循环,努力形成市场准入畅通、开放有序、竞争充分、秩序规范的市场体系。关键是全面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夯实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企业优胜劣汰。要大力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既包括促进土地等传统要素在城乡之间的统一融合、价格市场决定、自主有序流动和高效公平配置,也包括增强数据、知识、技术等新型要素活力,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添油助力。

  第五,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要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资源配置和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强化政府在战略规划、宏观调控和鼓励竞争、反对垄断、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善政府的服务功能,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放管服”改革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活力的战略举措,要持续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实施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着力营造更加完善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