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焦点访谈:“双循环”会带来什么?
http://www.CRNTT.com   2020-08-04 12:05:10


 

  和“持久战”一脉相承,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宏观调控也有新的要求,提出要“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强调“跨周期”释放出鲜明的政策信号,既考虑短期经济波动,又要审视未来经济周期走向。

  为应对疫情冲击,今年上半年,我国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一系列政策举措密集出台。如何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则特别强调,“要确保宏观政策落地见效”“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注重实效”“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宏观经济政策要加强协调配合,促进财政、货币政策同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形成集成效应”。

  疫情冲击让中国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凸显,但也可以倒逼改革,成为创新的动力。下半年经济怎么干?中央政治局会议作了多方面部署,其中再次强调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针对扩大内需,除了“扩大最终消费,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条件”,中央政治局会议还提到“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消费回暖离不开稳定就业。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就业走势前低后稳,1到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6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3%;对比2019年1到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37万人,今年上半年新增就业人数减少173万人。而就业贡献的主力军——部分中小微企业也面临着生存的压力。

  为了让这些企业在困境中存活下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多项纾困帮扶政策。同时,为了助力各类群体解决就业问题,有关部门也在因人、因企分类施策。

  企业的生存发展不能只靠纾困政策,更要提高核心竞争力。疫情的冲击加速了全球产业链的重构。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其中有挑战,更有机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