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扩大内需是应对疫情短期冲击、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的紧迫要求。 |
中评社北京5月15日电/4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当前,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国际上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衰退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着增多,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我们既要因时因势完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又要切实增强紧迫感,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落实好扩大内需的各项举措,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深刻认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人民日报发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毕吉耀、张哲人文章表示,扩大内需是应对疫情短期冲击、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的紧迫要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疫情防控成效不断显现和复工复产加快推进,3月份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出现回升态势,工业、服务业、投资、零售和进出口降幅都大幅收窄,就业和物价保持稳定并有所改善,防疫物资供应和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有力,基本社会民生保障保持稳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同时,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保持经济回升态势的任务依然艰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疫情防控措施带来的各国经济活动停摆仍在继续,主要经济体普遍陷入严重经济衰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恢复正常运转仍需较长时间。这不可避免会影响中国外贸进出口,也会影响国内一些行业和企业供应链正常运转,从而加大经济下行压力。但更应看到,经过多年艰苦努力,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增长已由以往过度依赖外需转向内需主导,国内需求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在世界经济滑向衰退、外需可能大幅萎缩和国内复工复产步伐加快、经济活动渐趋正常化的情况下,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释放被疫情抑制的居民消费潜力,增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扩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补短板等方面的有效投资,就能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扩大内需是应对外部风险挑战、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趋势的战略基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不断融入世界经济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外部环境冲击影响。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面对相关国家和地区货币大幅贬值、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经济严重衰退对中国外贸出口、货币稳定和经济增长造成的冲击,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采取增发国债扩大内需、深化国企和金融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不仅稳住了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为经济高速发展和扩大开放奠定了基础,而且有力促进了东亚地区金融形势稳定和经济复苏,展现了负责任大国形象。2008年始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将世界经济拖入衰退的深渊,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严重冲击。中国及时出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经验表明,扩大内需始终是我们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和国内经济“三期叠加”的新形势,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特征,在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层次的同时,立足自主创新和扩大国内需求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及供给体系优化,不断巩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趋势,推动中国经济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
可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不仅是当前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尽快恢复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而且是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平稳健康发展的战略部署。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和货物贸易国,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只能依靠不断扩大内需拉动,不可能主要靠外需。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也是培育发展国内市场、为各国创造更多互利共赢机会、应对一些国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的有效途径。
深入理解和把握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涵
文章分析,中国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拥有全球最具成长性的消费市场。同时,中国有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充足的要素供给,正处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无论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还是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抑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补齐社会事业短板,都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潜力和需求。只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入理解和把握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涵,把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旺盛需求潜力充分激发出来,就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在应对疫情冲击的背景下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战略有效结合起来,既通过必要的政策支持扩大国内消费和有效投资需求,为企业复工复产达产创造市场需求;又引导企业创新产品、服务和供给模式,更好满足多样化和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中心任务,也是激活消费市场和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牵引;进一步提高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水平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主战场,也是满足居民日益多样化消费需求的有力支撑;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基本保障,也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领域。因此,扩大内需战略既是需求调控举措,更是引导供给体系质量跃升的“力量倍增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