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警惕外需锐减风险 宜加速推进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20-03-05 09:33:36


  中评社北京3月5日电/春节过后,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开始错峰有序进行。就在国内经济运行趋于正常之际,国际疫情的爆发又令世界经济蒙上一层阴影。

  作为世界经济体的重要成员,外需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不可小觑。昨日,多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面对外需可能出现锐减的风险,国内应提前有所预期,并做好各项政策支持。

  外需锐减风险需警惕

  作为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扩大外贸出口历来是刺激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在全球疫情蔓延之时,此前业内的担心由国内消费不足也逐渐转向外需的潜在影响。

  海外疫情将对国内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指出,疫情可能从影响一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加工贸易以及金融市场等四种途径来最终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全球产业链受冲击下,加工贸易等相关产业的风险,以及金融市场的联动性对实体经济的反噬等因素值得关注。

  具体而言,海外疫情的蔓延可能会冲击泛半导体、汽车等全球布局的产业链,由于其全球布局的特点,上下游任何一个环节受到影响都可能对整个产业链产生负面冲击。如果海外疫情持续发酵,在冲击加工贸易可能减少净出口和增加值的情况下,还可能扩散影响到与加工产业链配套的国内产业。
另外,诸建芳指出,从全球资产联动的角度看,海外市场的一些信号已经开始显示风险,这对国内的金融市场可能会产生扰动。如果海外全面进入了避险交易模式,那也会影响国内的资本市场预期。金融市场的景气程度也会反过来影响实体经济,这一途径虽然较为间接,传导过程比较长,但是仍然需要重点关注。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也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价值链的冲击开始第二波,由中国转至海外。未来一段时间,疫情在海外的扩散或将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的主要因素。如果海外疫情继续扩散,引发各国采取高级别响应措施,中国对外贸易的压力将从供给端的单边压力转为供给与需求双边承压。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则表示,依据目前国内疫情收敛的情况推演,三月中旬左右全国在诊病人的总数降至几百人的规模。届时,医疗资源的压力可以得到很大的缓解,工业生产三月底或可恢复到正常水平的80%左右,体验式消费到五月份或可恢复到正常水平的80%左右。然而现在叠加了外需可能锐减的风险,保持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面临新的、更大的挑战。

  期待精准政策落地

  谈及疫情给中国经济造成的挑战,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表示,目前疫情在全球的扩散程度,是之前国内在政策对冲时尚未考虑的。此前国内的应对手段是尽早复工,用基建、刺激消费、减税降费等手段去进行经济上的对冲,这也是过去长期以来的做法,以保证经济不出现系统性风险。

  但是,近期疫情在中国以外地区扩散非常快,当前多国家地区对能源消耗预估量几乎调降一半,这也隐含着对全球经济增速也要调降一半以上。以此来看,中国外需确实面临较大冲击,付鹏认为,中国后续会继续发力基建以保证经济增速。但当前对政策要求应更加精准,也就意味着水不可能漫放,后续还要观察疫情扩散的具体情况。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物价属于短期扰动,未来的主要任务是防需求不足,这就为货币政策操作提供了空间,可考虑尽快降息、降准,给企业和金融市场都提供强力的信心。另外,在经济困难的时候发展股权市场,加大股权市场的融资,让更多的资金通过资本市场进入实体经济,在非常时期也属于不错的宏观调控工具。

  面对外需可能突然锐减的风险,中国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经验值得回顾和反思。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提出,外需短期内大幅下滑,如果要保持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必然需要扩大内需的政策及时应对。此次新冠疫情若在全球扩散,引发出口需求的大幅下滑,同样需要政府出手干预,不可因噎废食,但也需要总结当年政策应对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梁红认为,借此次疫情的压力,可以加速推进以下几方面的改革进程,既保增长,又加速经济发展的高质量转型。首先,在“因城施策”框架下增加房地产政策灵活性,下决心改革公积金制度,盘活闲置储蓄。其次,基建投资应向公共卫生、大城市基础设施、环保等民生领域倾斜。第三,进一步提升划转国资充实社保的比例,以支持社保继续降费,减轻企业负担,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最后,建议进一步推动医疗卫生、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开放,促进重要的服务业领域高质量发展。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闫晶滢、张婷婷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