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0月22日电/50年前,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诞生,从此,互联网日益成为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25年前,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网络迅速成为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重要工具,惠及近14亿中国人民。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对建设智慧社会作出战略部署。在致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中,习近平指出,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进入关键时期,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我们希望与国际社会一道,尊重网络主权,发扬伙伴精神,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做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
智慧社会包括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智慧城市等各种智能生态系统,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人类文明演进的新阶段。构建智慧社会,是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必然产物,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要求,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同时,智慧社会建设也对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在此,我愿分享3点主张:
第一,扩大开放合作,推动共建共享。网络的本质在于互联,信息的价值在于互通,任何国家的智慧社会建设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智慧社会,要打破产业界限、市场界限和时空界限,推动国与国之间的深度合作,搭建交流平台,加强政策协调,对接发展战略,分享治理经验。要通过共建智慧社会、共享智慧成果,推动世界各国共同搭乘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
第二,健全治理体系,完善法治环境。建设智慧社会,是技术的集成、文明的演进、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社会治理模式的迭代,既无先例可循、无样板参照,也还没有网络空间国际公约。我们应树立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意识,强化各国政府责任,深化国际务实合作,共同推进智慧社会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
第三,聚焦人文关怀,培育智慧伦理。要始终立足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以信息化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的变革。要充分考虑技术伦理问题,超前预判、提前规避可能形成的社会风险和伦理冲突。要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消除“信息孤岛”,填平“数字鸿沟”,使智慧社会建设真正成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剂“良药”。
媒体融合发展是智慧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正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探索“新闻+”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智慧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水平。现在的人民日报,已经从70多年前的一张报纸,发展成为拥有报、刊、网、端、微、屏等10多种载体,300多个媒体平台,综合覆盖用户超9亿的全媒体形态的新型媒体集团。我们将发挥全媒体传播优势,助推各国智慧社会建设经验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来自中国媒体的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宝善(人民日报社社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