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9月15日电/降息加购债,欧洲中央银行日前祭出新一轮超宽松货币政策,意图为不景气的欧元区经济注入“强心剂”,但恐独木难支,收效难及预期。
新华社今天发表国际时评说,欧洲央行此次时隔3年半再度下调关键利率,让欧元区在负利率泥潭中越陷越深,并时隔8个月重启资产购买计划,让量化宽松回归。从预期效果看,两者叠加,再辅以前瞻性指引、长期再融资操作等,有望给欧元区提供更多流动性,进一步压低融资成本,促进居民家庭借贷。然而,当前欧元区经济的症结并非流动性不足,也非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成本问题,而是国际贸易低迷与制造业萎缩。因此,欧洲央行开出的“放水”药方最多只能暂时镇痛,无助从根本上消除顽疾。
欧盟委员会认为,全球制造业周期尚未触底,贸易和投资前景继续受到保护主义和不确定性的影响。虽然就业市场仍是欧元区经济“亮点”,但外需和制造业疲软可能蔓延至服务业并抑制就业增加,进而影响居民收入和私人消费。
在贸易冲突不断、英国“脱欧”等不确定性有增无减的背景下,欧洲央行日前宣布下调今明两年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并全线下调2019年至2021年的通胀预期。
这意味着,欧元区经济的现实比预想更糟糕,短期内似乎也看不到曙光。2012年7月,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的一句“不惜一切代价救欧元”曾于崩溃边缘拯救欧元区。时过境迁,面对经济再次滑向衰退边缘,欧洲央行却有一些力不从心的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