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连云港一港口中停满待出口的汽车 |
中评社香港7月17日电/中国官方7月15日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数据,其中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6.3%。统计机构的发言人以“一个来之不易的速度”形容这一宏观经济表现,给出的缘由是:去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世界贸易扩张都有所放缓,中国国内长期积累的一些结构性矛盾凸显,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法国《欧洲时报》7月16日载文《中国经济“增质”效果逐渐显现》,文章说,中国GDP增速的放缓已经有一段时间了。2018年GDP增速逐季下滑,四季度6.4%的增速创下2009年3月以来的最低,而全年6.6%的增速也是1990年以来的最低。进入2019年,一季度增速尚与去年四季度持平,同为6.4%,到了二季就下滑至6.2%。仅从数字来看,这种下行确实令人担忧,更让习惯了、看惯了中国经济动辄8%左右乃至双位数增长的群体有些悲观,但如果从经济增长的具体构成来看,中国经济正展现出越来越多转型、调整周期的积极因素。
以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为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4.9%,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了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0.3%,高于第二产业23.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上半年的消费“成绩单”亮眼,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1%。此外,投资结构也进一步优化,社会领域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都保持在10%以上的较好水平。由是观之,在增速放缓明显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增质”效果正逐渐显现,而这也成为中国经济对抗下行压力的信心之源。
倘若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对中国经济前景保持乐观至少来自三个基础:一是经济数十年增长积累的基本盘,足以抵御各种短期波动;二是不断释出的改革红利、开放举措,夯实着中国市场的活力与潜力;三是经过多年摸索和实践形成的宏观调控体系,为经济发展保有较大的政策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