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6月7日电/连续两年亏损的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在进行劳动、人事、薪酬“三项制度”改革后,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7.7亿元,一举扭亏为盈。今年一季度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0.2%。
这家1952年建厂的老牌国企,为中国空冷换热行业填补50余项空白,被称为中国“空冷设备制造的摇篮”。但因体制机制等问题,企业一度陷入困境。
新华社报道,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历史上的荣光和如今的重生,是哈尔滨这座历史名城、老工业基地深化改革的一个注脚。
1946年4月28日解放的哈尔滨是全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
“哈尔滨的发展始终和改革紧密相关。”91岁的哈尔滨市委党史研究会副会长林楠说,1947年,还是中学生的他参加了政府财经干部训练班,被分配到市工商局工作。
林楠回忆,哈尔滨解放之初在农业、工商业、城市管理等领域成功推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回击了当时对中国共产党是否有能力管理大城市的质疑。
在有“土改第一村”之称的哈尔滨市元宝村,1946年土改工作队在这里打下第一根桩子,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很快形成燎原之势,有力支援了东北解放。
“解放前哈尔滨有一些轻工业,主要是油酒米面。”林楠说,“解放后哈尔滨工业才有了较大发展,实现了工业质量升级。”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援助中国的156个项目中,有13个落户哈尔滨。哈尔滨借势加快工业改革,电机厂、轴承厂、锅炉厂等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随之崛起。“1957年,哈尔滨工业总产值居于全国大城市前列,从消费型城市变为工业城市。”曾担任市统计局干部的林楠说。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哈尔滨这座城市光荣的变革史是它今天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面对东北振兴的重大考题,哈尔滨近年来向国企改革、科技创新、环境优化三块“难啃的硬骨头”发力。
哈尔滨把混改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2017年9月至今,哈尔滨115户市属国企中25户完成混改,62户进入最后签约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