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基于供应链的功能分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重构的重要动力。在新一代技术的推动下,我国不同行业空间布局最明显的变化趋势就是不同功能在空间上的分离,即基于供应链不同环节的功能,依托新技术沿着不同的空间区位向最具优势的地区集聚。地区之间传统的产业分工被功能分工所代替,形成了更多类型的功能区域。由于中高端服务业空间上的集聚成为推动和决定地区功能分工的主导力量,受此影响,规模越大的城市其功能就越多元化,而规模越小的城市其功能就越倾向于专业化。
第二,产业空间布局非连续、非连片的特征趋于显着。分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性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相关性可以发现,制造业的集聚与科研技术、金融保险、信息传输等中高端服务业的相关性日益下降,科研技术服务业与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的相关性也在下降,中心城市与地理临近地区的相关性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同行业区位相关性的变化反映出在新的技术条件下,产业空间布局的非连续、非连片的特征更加突出,意味着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将由传统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向非连续、多中心、分散式的网络化布局演变。
第三,区域一体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无论是产业间还是同一产业的内部,都已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功能分离趋势,即按照制造、消费、分销、研发等不同功能在不同空间集聚,以此获取最优的成本收益。与此同时,新的技术还将进一步推动不同功能在不同空间上的叠加、整合、重组,以实现更大规模的分工与集聚效应。在此趋势的推动下,传统上依据规模层级而形成的城市体系将随着地区的功能重组而逐渐演变成以“功能层级”为主体的体系结构,随着功能网络的拓展而不断延伸,区域一体化的程度亦随之提高。
构建与技术进步相匹配的政策体系
新一代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多层次、系统性的,既有利于改进资源要素的空间配置效率,也蕴藏着不同的风险。这就需要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新技术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和政策需求,构建与技术进步相匹配的区域政策体系,更加有效地发挥技术进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一是实施地区导向型的区域政策,为不同地区创造与新一代技术相匹配的发展条件。针对不同地区,制定实施更强调地区差异性、特殊性的地区导向型政策,引导不同类型的资源要素能够配置到最具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的地区,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创造更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更适宜的发展条件。同时也要关注到,先发地区的虹吸效应可能随着新的技术进步而进一步增强,需在国家层面通过具有差异性、导向性的政策供给,改变不同地区集聚要素的条件,使各类地区都能利用技术进步推动本地区发展。比如,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需求实施不同的人才政策、发展与新技术相匹配的劳动力技能培训、做好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倾斜性布局等。
二是加快完善相关的财税政策和利益平衡机制,积极有效应对地区功能分工深化的态势。应该看到,功能分工深化的过程也是利益再调整的过程,可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快建立与地区功能分工相适应的财税政策和利益平衡机制。比如,加快完善以住房或常住人口为基础的地方税体系;适度提高中央对不同地区财政能力的统筹平衡能力;在区域层面建立以区域性“资金池”和地区间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为主体的利益平衡机制;等等。
三是适应新技术条件下要素流动的趋势,推动区域政策工具的系统性。从产业布局上已经出现的变化,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在新的技术条件下,中低技能水平的劳动力受技术进步替代效应和中高端产业集聚区生活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跨区域流动将减缓;在低成本、市场短期利益的驱动下,资本的网络化布局会加速;技术、知识要素的扩散更依赖于虚拟空间内的功能联系。应该看到,不同要素的流动趋势是相互关联而非独立的,对此需要以区域整体和系统性的思路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工具组合。比如,将不同政策工具的空间单元逐步由行政区向功能区转化;建立更加一体化的空间规划体系,加大对不同地区发展路径和功能定位的统筹协调力度;在不同地区之间建立更加有效的辐射与承接通道,引导资源要素多向流动;等等。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孙志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