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1月24日电/宏观杠杆率稳中有降的态势在今年三季度得到了延续。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三季度宏观杠杆率继续下降,降幅为0.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共下降了5.3个百分点。
经济日报发表记者姚进评论文章表示,宏观杠杆率是指非金融企业部门、政府部门、住户部门的债务余额与年度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决策依据。宏观杠杆率稳中有降,表明宏观调控有力有效,金融风险更加可控。
文章分析,影响宏观杠杆率变化的两大因素是债务增长与经济增长。从债务增长来看,三季度实体经济债务环比增速为2.1%,略低于二季度,也低于过去几年三季度的环比增长水平;债务同比增速为9.7%,也是本世纪以来的最低点。这表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更加有效,宏观调控政策对实体经济的传导更加通畅,债务资金使用效率明显提高,以相对较少的新增债务资金支持经济较快恢复发展。
随着房地产市场活跃度下降,居民住房贷款对杠杆率的拉动作用减弱;而普惠金融范围的扩大,使得居民经营性贷款增长较快,成为带动居民杠杆率上升的动力。居民债务结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成效,有利于缓解居民债务风险。
从经济增长来看,前三季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在总体“稳”的基础上继续向着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良好基础,是宏观杠杆率保持稳定的主要支撑。
文章指出,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也为出现重大冲击时快速有效应对留下政策空间。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GDP名义增速放缓,宏观政策对冲力度加大,宏观杠杆率呈现阶段性上升。但从去年5月份以来,货币政策力度逐步恢复正常,今年已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态。接下来,要统筹兼顾短期政策实施和中长期深化改革,综合考量杠杆率的结构性特点,分类施策维护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同时,继续降低融资利率,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支出,尽可能提振企业信心,带动投资恢复到正常的增长状态,增加企业的融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