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文哲。(中评社 郑羿菲摄) |
中评社台北1月10日电(记者 郑羿菲)九合一选举后,无党籍台北市长柯文哲藉着一连串议题操作,成功塑造自己是蓝绿阵营都重视的“全台最大尾”形象,但近日柯文哲的媒体声量却逐渐下滑,一方面是中国国民党高雄市长韩国瑜的新闻性居高不下,二方面是缺乏突破性新议题,会不会一路下滑影响到柯对2020规划,值得观察。
2018台北市长选举,柯文哲仅以3567票险胜,但柯却利用绿白会不会合作的话题、蔡柯会中给蔡英文一张扑克脸,到柯家军、前台北市府观传局长陈思宇出马参与“立委”补选,将声势炒得火热。柯文哲也善用两岸关系,在2018台北上海城市论坛成功让各界聚焦讨论柯的两岸一家亲,甚至也主动抛出“柯韩会”、“柯侯会”等令人关注的白蓝关系议题。
柯文哲一步步地垫高网路声量,却在1月开始逐渐有趋缓的迹象,原因在参与“立委”补选的陈思宇的民调垫底,无法炒热绿白激烈竞争的气氛,让原本能主动出击的议题冷却。而柯韩会则迟迟没有下文,甚至高雄市新闻局长王浅秋也证实1月份没办法“柯韩会”,都再再让柯文哲带领媒体风向的如意算盘打不响。
观看近来柯文哲的议题,都较陷于被动,包括蔡英文强硬回应大陆领导人习近平两岸关系谈话、民进党主席卓荣泰抛出的绿白合作机会等,都不是柯主动带领的议题,只是被动回应而已,柯阵营已不见前阵子垫高网路声量的主动攻势,而这股过于被动的议题性会不会持续缠着柯文哲,进而影响到柯未来的声势,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