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推动制度型金融开放 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http://www.CRNTT.com   2020-09-07 08:28:23


 
  再次,要在成熟领域尝试负面清单管理。预计贸易投资便利化仍将是下阶段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建议按照“十三五”规划提出的逐步建立外汇管理负面清单制度的思路,推进相关改革。比如说,在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的情况下,可尝试对经常项目外汇收支管理建立负面清单。如果贸易便利化只是简化一个个凭证、一道道手续的零敲碎打,将会影响市场获得感,挫伤市场积极性。再比如,跨境直接投资的可兑换程度已经比较高,也可以适应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提高、弹性增加的新形势,考虑引入负面清单管理。负面清单之外的交易,则从规则监管转为原则监管,适用于国际通行的KYC展业原则,严格履行“三反”义务。

  第四,要坚持风险可控前提下先行先试。现在国内批准了很多特殊经济区域(如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等)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如粤港澳大湾区规划、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等)。这些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打造与国际经贸规则接轨的对外开放高地,彰显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决心。我们可以在这些地区先行先试一些金融改革开放举措。这些试点应该按照市场有需求、机构有能力、监管有抓手的原则,坚持立足服务实体经济,围绕区域功能定位,梳理体制机制障碍,进行金融创新。要做什么就吆喝什么,避免概念性、口号式的炒作;要做什么就像什么,获得试点资格后,应该对标国际规则和立足本地实际,进行方案和流程设计。

  近期业内关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讨论,将当前形势有利作为出发点,这仍没有逃出功利性开放的范畴。鉴于当前内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如果根据资本流动形势的预判来决定开放进程,势必将来有可能因形势变化而逆转开放安排。况且,即便出现趋势性的资本流入,也不一定就是好事。上次危机应对主要经济体大放水,造成新兴市场资本过度流入,就埋下了后期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美元利率走高、美元指数升值,新兴市场金融动荡乃至危机的隐患。因此,设计制度型的金融开放路径,应该稳扎稳打、稳中有进,要有“开弓没有回头箭”的觉悟。

  此外,扩大金融开放还要增强对市场波动的容忍度和承受力。在汇率越来越市场化,央行基本退出外汇市场干预的情况下,决定资本流向的是经常项目收支平衡。当经常项目顺差时,资本项目必然逆差;经常项目逆差时,资本项目必然顺差。经常项目顺(逆)差越大,资本净流出(入)规模就越高。同时,资本流入不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升值,资本流出也不意味着人民币贬值。如果股市汇市涨一点就喊热钱流入,跌一点就说资本外逃,那么开放就是自寻烦恼。在扩大金融开放过程中,要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统计监测和分析,坚持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确立买者自负和风险中性意识。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