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政府在北京举行了一次论坛,讨论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的环保关注。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召开此类会议。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外方首席顾问亚瑟•汉森说,一个目标是能够把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作为“一带一路”项目的基本要求,幷确保公众参与决策和开放数据访问。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中国问题学者安德鲁•斯莫尔说,根据他的经验,中国的决策者会积极致力于解决问题。斯莫尔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初具规模,中国政府将寻求与更多国际组织合作,包括环保组织和大学。
亚非拉科学家靠近中国
随着中国增加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研投资,它正在改变世界大部分地区的研究人员对未来的看法。中国已经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首选的科研合作伙伴。非洲、亚洲以及某种程度上南美洲的前几代研究人员都在西方国家接受训练,他们的知识根基在西方国家,但这一代研究人员的情况却幷非如此。
接受采访的几名年长科学家说,年轻同事——尤其是那些在中国接受了博士训练或从事博士后研究以后回国的同事——现在通常较少与西方科学界接触。曾经在瑞士日内瓦为世界卫生组织工作的斯里兰卡疟疾专家卡米尼•曼迪斯说:“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往中国而不是美国,他们与西方国家的联系将进一步削弱。”
去年11月,在北京与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博士生会面时,《自然》周刊记者询问他们是否有人希望延长在中国的居留时间,是否会考虑在中国更加长期地工作和生活——就像他们在国内的前辈曾经在欧洲和北美所做的那样?中科院一名官员指出,学生的合同规定他们必须在完成博士学业后回国。她强调:“我们不想造成(其他国家)人才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