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主动扩大开放的战略选择
http://www.CRNTT.com   2019-09-26 08:29:06


主动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举措,不仅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应对外部变局的重大决策,也是倒逼国内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战略。
  中评社北京9月26日电/十九大以来,中央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从实践看,中国陆续推出了放宽市场准入、主动扩大进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等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这些主动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举措,不仅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应对外部变局的重大决策,也是倒逼国内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战略。

  客观分析新阶段扩大开放的外部环境

  经济参考报发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文章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10年后,世界经济再次来到十字路口。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持续蔓延,贸易和投资争端加剧,全球产业格局和金融稳定受到冲击,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和不确定性显着上升。

  经济全球化经历重大挑战,但自由贸易仍是大势所趋。虽然当前世界经济面临“逆全球化”的挑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加大,风险增多,但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及新一轮科技革命使得全球各国间的经贸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日趋紧密;经济一体化与贸易自由化的共同需求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日趋增大。自由贸易仍是世界经济增长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仍是国际自由贸易的基石。

  全球经贸规则重构进入关键期。单边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增强威胁全球共同利益,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在此背景下,各国纷纷构建区域自贸安排以有效应对外部挑战。从参与对象来看,不仅包括欧日等发达经济体,也包括越南等发展中国家;从针对内容来看,正由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与数字贸易领域拓展;从涵盖议题来看,逐步由市场准入向“边境后议题”拓展,等等。

  准确把握新阶段扩大开放的主要趋势

  文章分析,在内外环境明显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开放与之前相比也有了新特点、新趋势。

  从制造业领域为主的开放到服务领域为重点的开放。服务领域已成为中国扩大开放的重点。2005-2018年,中国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由149.1亿美元增长到931.2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15%。2018年,中国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达到69%。未来几年,中国服务业开放将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

  从货物和服务为重点的开放到制度性、结构性开放。中国政府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中国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书中对“制度性开放”与“结构性开放”做了精确的概括,即“制度性开放”,其重点是公开市场、公平竞争,对标国际规则,建立并完善以公开、规范为主要标志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结构性开放”,其重点是从一般制造业领域向以金融等为重点的服务业领域的开放。对于制度性、结构性开放的理论界定,很有道理,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性。

  当前,中国以建立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为重要目标的开放趋势明显。例如,全国平均关税水平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的15.3%降至目前的7.5%;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的不断减少,开办企业便利度升至全球第28位。未来几年,中国经济领域相关制度与高水平市场经济对接的进程将明显加快。

  从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到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挑战,中国坚定推进全球自由贸易进程,坚定维护以WTO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以“一带一路”为载体坚定推进双边多边自贸进程,积极构建新型的经济伙伴关系。2018年,中国对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率为32%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左右。随着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将从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进一步提升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将成为区域一体化,尤其是东北亚区域一体化进程的积极推动者、重要贡献者。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