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加法”。建立农民种粮补贴制度,相继出台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补贴政策。实施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奖励资金规模由2005年的55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428亿元,充分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系列创新型举措接连出台。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这是首部全面落实地方政府粮食安全责任的文件。2016年1月,中央决定,加大财政对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提高7.5个百分点。这是在供给侧稳定粮食产能的创新型措施。2019年2月,《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发布,首次提出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做好国家粮食安全金融服务。
从减法到加法,由常规性措施到创新型举措,大国粮食的根基日益牢固。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体现在当期的产量上,还体现在对未来产能的培育上。目前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48,一半以上农田实现了旱涝保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58.3%,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超过68%,农民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让中华粮仓越来越稳固,确保任何时候都能产得出。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强
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推进土地流转、引导鼓励农民建立专业合作社,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的新型经营主体进入农业
近年来,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种粮农民呈现老龄化和兼业化,“谁来种地”成为必须直面的问题。伴随资源环境亮起了红灯,如何构建高效的经营体系摆在人们面前。
从统到分,再由分到合。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让地不再是那块地。2014年起,中央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截至2018年底,全国土地流转面积超过5亿亩。目前,全国有农民合作社217.3万家,家庭农场近60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6.9万个。当懂农业、爱农村的新型经营主体进入农业,“谁来种地”找到了答案。他们和亿万小农户一起,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全国小农户数量仍占农业经营主体的98%以上。但是,一些地方却存在着忽视小农户、过于向大的经营主体倾斜的现象。针对这些情况,今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对扶持和提升小农户作出全面部署。这体现了政策的平衡性,既发挥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作用,又稳定小农户家庭经营这个基本面。
产得出,还要供得上。我国不断进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从放开集贸市场经营到农产品交易日益国际化,从曾经的农产品价格“双轨制”到如今的农产品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并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最终引入了市场机制,给农业生产带来深刻变化。
产量高,还要价格好。2004年以来,我国充分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推动建立玉米、大豆“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我国逐步建立价格低时补生产者、价格高时补低收入消费者的机制。稳定的收益预期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让我们更有底气应对国际复杂环境。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