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岸民意冲突值得关注 |
中评社╱题:新时代两岸民意冲突的话语特征及弥合机制探析 作者:张晋山(南宁),政治学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研究员、广西师范大学桂台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
台海之间存在着一个充斥着各方意见、主张和看法的舆论场。这其中差异、分裂乃至对抗的话语关系所引发的两岸民意冲突割裂了两岸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分解着祖国统一的文化积淀,其存在已经成为两岸关系融合发展的绊脚石。基于话语理论在台海问题的运用,可以认为两岸民意冲突的话语肇因源于政治符号的分歧对立,以及由此引发的双方民众的政治情感纠葛。而通过构建新的两岸观念体系,则具有化解两岸民意冲突的现实可能。
近年来,伴随着两岸融合发展的趋势升温,海峡双方的民间性交流互动较以往更为热络,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岛内民众在大陆生活定居及工作,这不可避免地带来双方观念的碰撞和情感上的磨合,进而外化为双方的民意冲突行为。本文聚焦于这一两岸现象,希望在汲取话语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台海情势,对两岸融合发展下的民意冲突予以学理上的审慎分析,进而为新时代的大陆对台话语体系的完善更新提出可行的建议。
一、两岸民意冲突的话语属性
1、两岸民意冲突的现象表征
2018年11月20日,台湾年轻导演傅榆在金马奖颁奖典礼上声称“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国家可以被当成真正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这是我生为台湾人最大的愿望”。此发言随之遭到参会大陆演艺人士的呛声,以“两岸一家亲”、“中国电影”等言辞予以反击。上述言论冲突随即在两岸民间引发舆论热议,一时间双方网友民意汹汹,彼此指责谩骂。甚至有评论认为这一次“金马风波”会重蹈当年“周子瑜事件”覆辙,严重冲击该年度的岛内“九合一”选举结果。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发生在两岸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民意冲突绝非个案。仅2019年初,就相继发生了欧阳娜娜“一中”表态、“面包大王”吴宝春上海开店争议等舆情事件。牵涉其中的岛内人士纷纷被要求就“一个中国”、“九二共识”等话题予以表态,稍有不慎就会处于“里外不是人”的尴尬境地①。
实际上,商界名流、综艺人物的遭遇只不过是近年来两岸民意冲突的冰山一角,只不过他们的明星效应和职业特征将这种冲突予以凸显放大而已。通观台海之间的舆论场域,发生在现实交往和虚拟空间上的民众谩骂争吵俯拾皆是。多种迹象表明,伴随着台海之间民众接触的频率和范围的正向提升,双方的部分民意却有渐行渐远之势。然而,一度被誉为“最美的风景是人”这一“台湾印象”怎么会在大陆舆论中迅速坍塌,受益于大陆惠台政策诸多利好的台湾民众其愤怒怨恨源自何处,他们之间的感情裂缝是否具有调适乃至弥合的可能?进一步值得追问的是,双方网民藉助网络“大鸣大放”、彼此脑力激荡,这对当前的两岸观念僵局乃至对话搁浅是有所助益还是产生负面效应?对上述问题的思量和作答,构成了两岸分歧在政权对立之外的“第二战场”——民意冲突的认知图景和思维进路。
2、两岸民意冲突的概念界定
“冲突”一词从文字本源上讲,系指“个人和团体之间,争取相同利益而发生重迭或接触,或思想意见不同而采取对抗手段”②。作为政治实践的一部分,冲突主要反映在国家间及国内内部,“国家是行为体,其行为是被许多根植于团体、类属、角色和集体身份的利益所驱动的”。③它的构成要素则主要由冲突的参与各方、问题领域、话语态度及行动④。这其中,冲突的参与者主要包括了行为主体和目标主体。问题领域通常指涉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军事等主题。行动冲突就是行为国(地区)与目标国(地区)在不同问题领域的直接的付诸物理形式的冲突,比如战争、经济管控、外交政策的推行等。而话语冲突是指发生在文本内外及话语实践与社会实践中的争执与对抗⑤。
根据这种诠释,可以认为在台湾问题形成以来,两岸冲突主要围绕着政权和民众两个层次展开,彼此之间互为行为主、客体。冲突问题囊括了台海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等诸多领域,冲突形式既可以反映为军事斗争、经济争夺、外交围堵等实质行动,也可以通过批评、抗议乃至争吵等话语实践予以实现。两岸民意冲突是两岸冲突的子类别,它主要发生在台湾和大陆的民众之间,话题以两岸政治议题为主,它反映了双方在国家归属、政权认同乃至统一路径上的认知分歧和观念差异,在表达形式上主要体现为反驳、讥讽乃至争吵等言谈攻击行为,属于典型的话语冲突类型。
基于此,可以将“两岸民意冲突”理解为在台海交往互动过程中,两岸民众在现实空间的对话、访谈和虚拟空间的发帖、评论中所发生的冲突,它体现为动态的互动过程和静态的文本呈现,是一种具有负面性、对抗性乃至挑衅性的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
3、两岸民意冲突的基本内涵
与一般性的群体间冲突有所不同的是,两岸民意冲突具有鲜明的话语属性,它的问题实质是未统一国家状态下多元性政治话语系统所造成的意义之争。结合近年来的台海舆情,可以发现当前的两岸民意冲突现象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是话语对抗,即两岸之间围绕着某一议题存在着不同的话语表达,相互之间存在着一种排他性关系。这主要突出反映在双方对国号、国旗等政权象征符号的争吵之中,长期的政治社会化使得民众对于各自的政治制度都有着坚定信心,并将对方的主张视为对自己政治认同的威胁。
第二是话语争夺,即双方会对某一个概念、术语乃至某一个议题试图进行垄断。如双方民众在如何理解“一个中国”上就存在着概念分歧,并都认为应该以己方的理解作为正确的衡量标准。
第三是话语分裂,即对于双方能够接受的某一个话语,双方尽管存在一致的部分,但在分歧的地方双方各执一词,不肯妥协。“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但它的基本内涵在两岸之间则大相径庭。岛内即使是泛蓝民众也认为这一术语应该囊括“一中各表”,而这在大陆方面看来则并不如此。
二、两岸民意冲突的内在机制
当前,两岸民众在台海问题上并没有就此形成一个稳定、有序的话语秩序。无论是在“一个中国”上的“各说各话”,还是在两岸政治定位上失声和嘈杂,以及在“统一”上的选择性规避,都只能说明:作为一个尚未统一的国家,两岸民众的认知现状距离理想状态还相去遥远。那么,究竟是什么给这一理想状态制造了话语藩篱,以及如何翻越这些藩篱去实现理想状态下的两岸共同话语呢?
单就最基本的形式外壳而言,流动在海峡两岸之间的就是一个个政治符号。决策者和两岸学界当然知晓这些符号之下暗流涌动着的政治信息乃至更大层面上的政治文化,但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构成这些话语面面观的就是一幅幅具体而逼真的政治画面。这些图景有的来自历史传承的习得,也有来自于现实生活遭遇下的体会,但更多的是受官方有意识的雕琢熏陶而予以形成。“政治家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对流行用语,或至少对再没有人感兴趣、民众已经不能容忍其名称的事务保持警觉”⑥。台海双方都在推销以话语形式表现出来的政治符号。在大陆,这是实现“寄希望于人民”的感情呼唤;在台湾,这变成了体现“台湾出头天”的政治神话。在不同的目的下,两岸民间话语下的那些承载想像力的符号发生了扭曲、异化,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总体来说,这种话语符号的错乱更多的发生在台湾。当然,大陆民间对于某些政治符号的情绪、感受也有脱离时代的商榷之处。具体说来,这种话语错乱体现在三个流程:“中国”的虚幻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共”、“大陆”的妖魔化;“中华民国”、“台湾”的图腾化。
|